|
|
|
| 发布日期:2019-10-16 16:46 信息来源:整形·儿科 作者:黄亦涵 访问次数:
|
|
一名年仅“2天”的新生儿因急性肾功能衰竭、肺出血、低血糖症、呼吸衰竭、贫血、电解质紊乱、全身严重浮肿、29小时持续无尿……从鄱阳县人民医院被转送进了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经过省医多学科医护人员的急救,婴儿转危为安。
4月19日中午,儿科负责人孙乐科接到医联体单位鄱阳县人民医院的远程会诊单,一名急性肾衰的新生儿“阳阳”出现呼吸困难、电解质紊乱、全身严重浮肿,经过救治已经29小时无尿,孩子病情十分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
孙乐科立即启动“危重新生儿急救绿色通道”,他前往鄱阳县人民医院进行婴儿的转运,当晚7点,阳阳到达省医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此时婴儿出生才2天,因严重肾功能衰竭,体重较出生时重了500g,并发全身浮肿、无尿、电解质严重紊乱、肺出血及凝血功能障碍等一系列问题,省医儿科医护人员揪紧了心,随即投入争分夺秒地抢救,救命的关键是恢复肾脏功能——开展腹膜透析,大家很快遇到难题,“治疗难”“穿刺难”“透析难”三大难关,稍有不慎,就可能危及孩子生命。儿科立即邀请心脏大血管外科、肾内科等多学科会诊,专家们建议立即行腹膜透析,经过反复协商,做好了充分的术前准备,在征得家长同意后,专家们准备开展新生儿“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高文根为患儿安置腹膜引流管并进行相关指导,石卫红副护士长紧急调派护士成立专护小组、调集腹透材料,最终顺利完成省医第一例新生儿腹膜透析,阳阳浮肿无尿的症状终于得到缓解。
刚开始腹膜透析的每一分钟,阳阳都在死里逃生。医护人员三天两夜的严密守护,数次出手帮助他化险为夷。4月26日,阳阳病情较前明显好转,各脏器功能明显改善,全身浮肿完全消退。多学科协作救治患儿不仅在本次救治中发挥了凝心聚力的作用,患儿已经康复出院。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