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心血管患者有这样一个误区,认为一年之中夏季血压最低,症状会相对稳定一些。其实不然,夏天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季节。有资料显示,进入五月之后,冠心病患者的住院率明显增加,在3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天气,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明显上升,所以高温对心血管病患者来说危害很大。
炎炎烈日、暑气逼人,人们极易产生焦躁情绪或受到外界不良情绪影响,导致情绪不稳定、激动、失控,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保持良好心态、随时调节情绪不仅是夏季养生的重要环节,而且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药物无法替代的作用。
在夏天,老年人宜静养为主,忌运动过量。许多老人习惯早起晨练,但调查显示早晨6~10点,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为70%—80%,因此应尽量避开在这个时间段进行锻炼。
因为温差的急剧变化会引起血管不断收缩和舒张,导致血压变化,产生血液循环障碍,因此要避免温差过大,调节室内温度,使其在人体舒适范围内。
如果在夏季经常出现胸痛、心悸或一过性晕厥等症状,不要以睡眠不好或过度劳累等原因来自作解释,应视为疾病先兆,尽快到医院就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