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发布日期:2020-07-01 11:40 信息来源:心内科六区 作者:周宇璇 访问次数:
|
|
进入冬季气温骤降,天冷导致血管收缩,心脏病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心衰及心血管死亡等突发事件可能性明显增加,冬季心脏病突发事件要比其他季节高出2~3倍。
由省医胸痛中心接诊的急诊病人数也急剧增多,心内科冠脉介入团队的手术量日益增大。11月23~24日,由唐昱带领的心内六区冠脉介入团队接到胸痛中心的通知,与死神赛跑,成功救治6名60~90岁阶段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冬季为何要“护心”?
原因一:冬季天气寒冷,心脏需要额外增加工作量来给身体供热,以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冠心病患者心脏血管本身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狭窄,此时增加心脏运作会使耗氧增加,更进一步加重心脏缺氧,心肌严重的缺氧会导致心肌梗死发生。
原因二:寒冷还会刺激血管收紧,使心脏的供氧也减少;血压也会随着血管的收缩而上升,心脏病发作的几率相应增加。
原因三:冬季天气干燥,唇、鼻等部位的干燥很容易为细菌大量入侵提供通道,增加感染几率,而感染会加重包括冠心病在内的各种心脏疾病。
原因四:昼夜温差大,人体对于这种变化不易适应,可能会诱发急性病症。
原因五:很多人在冬季爱久坐,冬季室内通风不良,湿度不易控制,加之南方多数家庭缺少供暖设施,室内温度低,造成血液循环不畅、人体新陈代谢紊乱,容易诱发心血管等病症。
唐昱主任医师在此提醒各位心脏病患者:为了安全的度过寒冷的冬日,大家更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心血管疾病患者要按时按量用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控制各种慢性病的复发,尤其要控制好血压。药千万不能停!
2. 注意保暖。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冬季寒冷时容易收缩、痉挛,发生供血不足。平时要注意保暖,少在户外活动。
3.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控制好运动量,睡醒时不要急于下床,学会“起床三部曲”。清晨人体血管应变力最差,是急性心梗发生的高峰时段,冬季要等太阳升起来之后再去锻炼,运动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
4. 心态平和。情绪激动是心血管病的大忌,会加重心脏负担,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尤其要放宽胸怀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
5.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不合理的膳食。①增加纤维膳食,每日摄入纤维量35g~45g为宜。②多吃豆制品: 大豆里面富含多种人体所必须的磷脂。有益于人体健康,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③低盐饮食:每日摄盐量宜小于2-3g。④适当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取:脂肪摄入应严格限制在每日不超过30g或占总热量的15%以下。胆固醇摄入量每日应该控制在200mg―300mg以下为宜。尽量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食品,如动物的脑子、内脏、蛋黄、贝壳类(如蚌)、软体类(如鱿鱼、墨鱼、鱼籽)。⑤每次进食量宜少:每天饮食量应该要平均适宜、亦或采用少量多餐的进食方法,减轻身体负担。“每餐七分饱,健康活到老”,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