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发布日期:2020-07-01 16:20 信息来源:信息资料处 作者:杨琪敏 访问次数:
|
|
12月2日,在我院爱国路院区门诊大厅内,有一位特殊的导诊人员“上岗”了,这位“穿着”白色护士服的“新员工”是最近引进的“医护助手机器人”。
它通过快速的网络与AI智能,可为各年龄段群众提供服务。通过较强的语音交互、人脸识别、大数据搜索能力,为患者提供导医、咨询等服务。同时,它还具有强大的智能“学习”能力,能不断地更新升级数据库,提高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增加身份证读卡器、热敏打印机等外设,从而拥有银医服务功能,患者能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宝扫码,完成挂号、缴费、查询等业务的办理。
它搭载了先进的slam技术,结合对话场景,可以引导用户到指定的业务办理地点,实现“自主导航”。它能够与人进行语音互动,具有语音输出功能,并依托了NLP自然语言理解和大数据知识图谱能力,能够胜任医院内位置查询与业务办理流程查询、政策宣传及天气问询、通用闲聊、业务咨询等服务功能。同时,它配备了高性能触摸屏,通过语音及屏幕交互,实现多模互动,承载信息选择、业务办理等实现人机交互功能。
我院充分利用现有医院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建立医院智能导诊服务系统。不仅可自动识别患者所处的诊疗环节,还可进一步判断患者下一个诊疗环节涉及的功能单元,以提高患者就诊效率,缩短患者滞院时间,减少导诊人员、减轻导诊人员的劳动强度,从而提升就医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质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