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江西省人民医院,本站祝您身体健康!今天是: 预约挂号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热门搜索:
就医指南
预约诊疗 门诊安排 就诊流程
医保新农合 住院须知 查询服务
 
交通方位 健康体检  
 
  首页 > 院报院刊 > 第2019.09期 > 第01版:综合新闻 >
江西首例儿童肝移植成功开展
发布日期:2020-06-12 17:37    信息来源:未知    作者:罗昭淦 章琪    访问次数:
手术画面
 
  9月10日晚8时许,9岁的一年级女生小慧(化名)在医护人员的护送下从我院手术室转入移植监护室,苏醒了过来,她生命体征平稳,次日拔除呼吸机,标志着江西首例儿童供肝儿童移植取得成功。
  这次手术的成功开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创造了我省器官移植领域多个第一:第一例儿童供肝儿童移植、第一例儿童器官移植跨院合作、第一例儿童全肝移植。公民逝世后捐献的儿童器官供体极为稀有,成功移植的案例也不多见。除了技术方面的高要求外,传统风俗、家庭观念也是一股“无形阻力”。
  小慧来自江西某地的农村家庭,在家中行二,一出生即被诊断为先天性胆道闭锁,成长过程中饱受疾病折磨:全身蜡黄、腹胀如鼓,伴有腹痛等症状,生长发育严重滞后,就学、生活均受到严重影响,“学校担心她的病会传染,不让她入读,所以9岁才上小学一年级。”事实上,先天性胆道闭锁并不会传染,小慧先后历经两次姑息性手术,顽疾得不到彻底根治,父母曾经带她到深圳等地求医无果。2019年3月,小慧在省医登记肝移植。
  9月10日,医院OPO团队成功获取一例儿童捐献肝脏供体,根据配型结果,小慧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在接到工作人员电话后,父母带着她立即从家中出发赶到我院,迅速做好了术前准备。当天中午2点手术正式开始。我院器官移植科徐志丹主任医师主刀,省儿童医院黄金狮主任医师协助,省医、省儿院外科团队联合开展了移植手术。徐志丹介绍,儿童肝移植较成人肝移植更难:儿童的血管更细,器官发育不成熟;儿童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这次手术相对更难,主要有三关要过:患儿有手术史,腹腔黏连严重;手术部位解剖变异,组织层次不清晰;肝硬化严重,凝血机制差。
  在徐志丹的主导下,两院团队通力合作,解剖肝门、切除病肝、植入新肝、吻合四根血管、重建胆道……手术持续近6个小时,比预计的10小时更快;术中出血约400ml,比预计的3000ml更少。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很快就脱离呼吸机,术后第二天腹胀、四肢无力、皮肤泛黄现象有明显消退,“患儿术后声音更洪亮了,主动说想吃东西、想上学,表明移植肝运转良好,肝功能得到恢复。”徐志丹介绍。
  此前,徐志丹曾多次前往省儿院开展儿童肝移植宣传,希望通过两院间的合作,为先天性胆道闭锁的患儿打开一扇“生命之门”,得到了省儿院领导及黄金狮团队的支持和协助。小慧无疑是其中的幸运儿,这例手术不仅由两位专家联手,省医还将免去其手术费用,避免其家庭“因病致贫”。
  徐志丹介绍,2015年后,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以下简称DCD)供肝已经成为我国肝移植供体的主要来源。儿童DCD供肝是儿童肝移植最合适的器官来源,解剖结构更加匹配,供、受体年龄接近,生理代谢也相似,随着患儿生长发育,肝脏的生长也更符合自然规律。多中心登记系统数据显示,儿童供肝可获得较长的移植物生存期。“我们科室肝脏移植手术成功率在95%以上,国际上报道的生存最久的孩子已经有30余年了,我们希望小慧也能够有非常好的术后生存质量。”徐志丹表示,大多胆道闭锁患儿都需要做肝移植,移植后胆道闭锁不会复发,只要移植手术后按照医生的指导服用抗排斥药物和随访,就能健康的生存下去。
  2001年底,我院开展了全省第一例抢救性同种异体肝移植,这也是江西省成功开展的第一例肝移植,至今过去18年,医院相继开展了儿童供肝成人移植、活体肝移植、二次肝移植、肝肾联合移植等多项肝移植领域先进技术,开展肝移植300余例,为江西的终末期肝病患者带来了“新生命、新生活”。此次手术跨院合作、联合开展,成为江西省内肝病患儿诊疗的新模式、新希望。


版权所有:江西省人民医院  通讯地址:南昌市爱国路92号  邮政邮编:330006 网站投递邮箱: jxphxc@163.com
   咨询电话:0791-86895550 传真:0791-86895863  赣ICP备12006239号  洪卫网审【2014】第10号
您是本站第:677624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