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发布日期:2020-06-12 16:55 信息来源:心内科三区 作者:彭丽敏 访问次数:
|
|
2019年9月2日早上7:30,我穿好工作服来到护士站,一个很熟悉的声音叫住了我:“彭护士,我儿子又来住院了,你还记得我吗?周××的妈妈”,家属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拉着我的手说:“彭护士,真的很感谢你,是你教我的急救技术救了我儿子,如果不是上次住院你教会我们夫妻俩,这次我儿子肯定会没有命了”,对于这个男孩我怎么会忘记呢?半个月前的一幕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这个男孩刚经历了一场无烟的战斗(高考),金榜题名,考取了理想的大学,一家人本该沉浸在喜悦中,但天有不测风云,恶魔降临在这个普通的家庭里,打破了平静的幸福。在上个月的8月7日,心内三区晚上和往常一样,病房灯火通明,夜班护士忙忙碌碌不停地穿梭在每个病房。19时22分,来了一位突发意识不清10余小时以“突发室颤”收入院,年仅17岁的周姓男孩,护士迅速准备好抢救床和除颤仪,病房的气氛一下子就紧张起来了。
患者于当日清晨在家无明显诱因突发晕厥,意识不清,四肢抽搐,立即拨打120,在这期间因家属无急救常识不知该做什么,只有干等着救护车。救护车到了以后,通过各种途径拨通了心内科洪浪主任电话,洪主任电话里指导当地医生抢救,给予胸外按压,电除颤等处理,患者恢复自主心律后接入当地永新县人民医院救治,患者逐渐恢复意识,但仍感胸闷,为求进一步明确诊断及治疗遂来我院。
患者入院时比较躁动,短期记忆消失。为了明确病因,做了各种检查,如CT、MRI、基因检测等,但病因未明确。一周以后,生命体征逐渐平稳,记忆也逐渐恢复,也未出现心脏骤停现象,于8月15日患者病情稳定出院。在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过程中,我从孩子父母的眼神中,读出他们的无奈与无助,孩子是父母的唯一,当时我的心情非常沉重,他就这样回家吗?万一回去在家又出现心脏骤停,该怎么办,作为他的责任护士,好想帮他们做点什么。突然想到教他们心肺复苏急救措施,兴许在紧要关头可以救小孩一命。
我立马拿出我们科示教用的布娃娃现场演示,首先告诉他们心肺复苏的重要性,按照心肺复苏操作步骤,意识判断,按压位置,按压频率,按压深度,气道开放要点以及实施每一步动作的注意事项,家属学得非常认真,我每做一步,家属跟着做一步,整个过程反复操作与练习,直到他们全部掌握为止,这下我悬着的心总算平静下来了。最后送患者及家属至电梯口,心理默默为他们祈祷,祝他们一家平安无事。
男孩出院才半个月,而这次发病和上次一样,有了上次发病的经历,他们夫妻俩上演了一场与儿子生命赛跑的急救措施,一边打120,一边心肺复苏,夫妻轮换按压和人工呼吸,一共按压了将近20分钟,男孩逐渐恢复了意识,抢救有效,为了进一步诊治,又来到了我们病区。
作为心血管内科专科护士,不仅要具备娴熟的技能,我们还要有一颗责任心、爱心和细心,有较强的实践技能,熟练的急救措施,敏锐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分析与判断能力,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造福患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