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发布日期:2020-07-03 16:30 信息来源:心内三区 作者:周宇璇 访问次数:
|
|
4月16日,我院红谷滩院区二号楼十楼心血管内科三病区(原心内六区)迎来了搬迁后的首位急诊患者。患者王某,在工地务工时突发意识丧失,四肢乏力,被工友送到新建区人民医院抢救,行心电图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下壁心肌梗塞,遂通过胸痛中心绿色通道转至我院。在我院电梯里,患者再次发作意识丧失,接诊医师立即给予胸外心脏按压,快速转运至病房后,给予心脏电除颤,呼吸机辅助呼吸。经过医护团队的积极抢救,患者神智转醒,随即开通绿色通道行急诊手术治疗。术中造影显示患者右冠畸形,造影导管始终无法到位,省医红谷滩院区心内三区负责人唐昱副主任医师凭借丰富的经验,使用左冠指引导管成功造影并完成手术。患者术后病情平稳,未有恶性心律失常再发。
4月19日下午,心内三区再次收治一例急性ST段抬高型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患者杨某,60岁男性,入院前3小时突发胸闷痛至当地医院就诊,经唐昱远程会诊后考虑急性ST段抬高型下壁心肌梗塞,由120至我院急诊手术治疗。患者入院后家属却迟迟不肯签字手术,此时,患者突发意识丧失,心室颤动,医护团队立即给予心肺复苏,多次电除颤,但是患者心律持续无法稳定,在窦性心律,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间转换,家属签字后,医护团队携带除颤仪等抢救设备,立即将患者转运至导管室行急诊手术。唐昱团队根据患者病情,放弃常规的先行左右冠脉造影策略,直接使用右冠指引导管造影,完成右冠造影后直接开通闭塞血管再行左侧冠状动脉造影,为患者争取时间,患者最终转危为安。
急性心肌梗死来势凶猛,致死率高。胸痛拖延时间越长,梗塞范围就会扩展,还可能出现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导致心脏骤停。目前,介入手术是治疗急性心梗最为有效的手段。江西省人民医院提醒广大市民,一旦出现突然性的胸痛症状,应尽早就医。
我院心血管内科三区负责人唐昱副主任医师温馨提醒,劳累、情绪激动、过饱饮食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此外冬季寒冷刺激也容易发病。“患者多患有高血压,而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是心血管类疾病的‘病根’,预防心梗,平时最关键的是要保障充足的休息,控制饮食,适当锻炼,保持心情愉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