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江西省人民医院,本站祝您身体健康!今天是: 预约挂号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热门搜索:
就医指南
预约诊疗 门诊安排 就诊流程
医保新农合 住院须知 查询服务
 
交通方位 健康体检  
 
  首页 > 院报院刊 > 第2020.04期 > 第04版:医苑文化 >
战疫归来忆峥嵘:渴望国泰民安下的平凡
发布日期:2020-07-03 15:59    信息来源: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作者:陈钰浠    访问次数:
  现在我回到了老家,回忆过去的战疫日子,点点滴滴浮上心头。
  在武汉的第20天,武汉刮起了大风,飘起了大雪。作为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我们走得十分匆忙,收拾行李没有经验可借鉴,很多东西也置备的不齐全,一个紧急集合就飞到了武汉,安置好工作后,陆陆续续收到了很多很多的爱心捐赠。
  初到武汉,来不急摸清石头,便勇敢激水到中流。真正的勇士不是不害怕,而是即使害怕,我也颤颤巍巍走过来了,而且步履越来越坚定。不是英雄,只是勇气可嘉。和平年代的战“疫”,我们来冲锋,这是责任和义务!也会经常调节自己,安慰自己,倒下了是烈士,回去了是英雄。
  我在武汉市第五医院ICU,这里都是危重症的患者,很多是插管,血滤的病人。14个病人里,11个是插管。除了一些疾病的护理,我们更是包揽了很多其它的工作,保洁搞卫生,外勤配送各种标本,病人所有的生活起居。我们小组是第一批与五院护士进行交接病人的。五院护士看到我们的到来,眼泛泪光,但她们没有时间流泪,也怕会弄花护目镜,忙碌中不停感谢我们的到来。14个危重病人的ICU只有五院三个护士的忙碌身影。防控疫情不分专业,很多人员都是全院调配,其中,一个护士(内分泌科)的护目镜已经全部起雾,不得已,就摘了;一个护士(普外科)的外科口罩都歪了,没有时间腾出手来系牢;另一个护士(ICU)的防护服被刮了一个口子,还是我们发现的,她们几乎忙疯了,没有时间顾及这些。初次见面,我们就被这种场面震惊了,内心是五味杂陈。比起早期不知情暴露在病毒中,这样的暴露更令人感到揪心。随着我们的到来,她们的上班时间也从当初可怕的10小时,缓解到5小时左右。我们也在快速熟悉病房和病人情况。
  工作多日,我也总结出了一点经验。防护服的闷热,会导致我们的连锁反应,严重时就会头晕呕吐,所以我们平时走路都很慢,十分小心翼翼,也怕刮破了防护服。一定要避免转圈,减少蹲起,头朝下等动作,会导致头晕加重,更甚者呕吐在口罩里面,然后就比较危险。带队的护士长也经常告诫我们:“你再难受再想吐,一定不能吐出来,咽回去,那是在保护你们自己!坚持到半污染区再吐。”重症的病毒密度高于平常,我们时刻紧绷这根弦。闷热的防护服里面,隐藏着我们层层湿透的衣服,模糊的视线,大口大口的张口呼吸,我们一直在坚持着。我们第一批医疗队总结出来的经验,有太多都是我们的血泪史,有晕倒,有呕吐,有虚脱,刮破防护服,割破手套,针刺伤,在全是病毒的病房里,每一个小小的意外都是致命的。
  上班第一天,接管的其中一个病人是一位52岁的阿姨,她当时镇静昏迷插管状态,第二天就已经有一点知觉和痛感了,随后几天,人就有意识,也会肢体表达。耸耸肩,我就知道是要给她盖上被子,拍拍肚子,就是饿了,摸摸嘴就是口干,要喝水和用棉签蘸点水。她的病情慢慢在好转,插管转无创辅助通气,最后下机,面罩给氧,从ICU转到普通病房继续治疗,我见证了她的康复史。在周边床位大多死亡出院的阴影下,我们医护人员终于看到了一个希望。
  每天我们面对的都是重症病人,他们普遍都很重,要靠气管插管维持,几乎都不能说话的,偶尔有能说话的病人,湖北方言又重,他们听不懂我们,我们也听不懂他们。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我发现还能逐渐与他们沟通的,但多数时候是一边重复询问一边比划,“很耽误时间,又不准确”。有时候没有猜出来,病人的情绪就会很低落,没想到在工作时遇到了沟通障碍,我就想办法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在每日的护理工作中,我总结出了最常用的10个患者需求:冷、热、吃饭、喝水、翻身……我原来就喜欢画画,干脆我用图文形式表达,做成一张表,红黑双色,十分清晰,患者不需要说话,只需要点头或者指一指就行。随后这个护理需求图解表就被传播开来,央视新闻、中新网及各大主流媒体对这个点菜式护理的报道,火爆全网,得到病人和同行的高度认可。
  看到陆陆续续很多医护人员援助湖北,我也从一开始的害怕与担心中,调节好自己,既来之则安之,也很幸运参加这次光荣的任务,由一名普通护士快速的成长为一名重症护士。在重症上班,其实比我想象的要辛苦。由于我来自呼吸科,科室没有开展过血滤和ECMO,对这一块还是十分陌生,为了分担组长的压力,我也逼迫自己快速掌握血滤机。看了两遍操作,自己试着接一次管路。第三次,我也能单独上费森血滤机,拓展了自己呼吸科单一的专科护理。
  看过一些病人写的遗书,都是那么简单匆忙潦草的字迹,更多的人是来不及留下遗嘱。“我准备别离了!不设灵堂,不收礼,骨灰洒入长江,女儿你要听妈妈的话,余生不能陪你们走下去,好好保重。”简单的内容,让人看的泪目。我们能做的实在有限,只能给他最后的人文关怀。
  每天上班都是忙碌状态,下班后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好几天晚上双腿酸痛,疼的睡不着,失眠到三四点,休息一天后就有所缓解。可能是长期戴口罩,缺氧,上班活动量比较大,肌肉产生乳酸导致。身体一向很好的我,到了这里不知为何这么脆弱了。有的队员在转运大批病人的时候,劳累过度,旧疾复发,鼻血流了一口罩也不自知,下班清洗时“血流成河”才发现,捂起口罩跑回住所。想到这些,我的心都是颤抖的。是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经常有领导和亲朋好友来慰问,我只能是报喜不报忧,这样一些问题,除了让他们更担心之外,也解决不了什么,远水解不了近渴。唯一能确认的是我们现在是平平安安的。
  在家庭群里报平安,爸爸看到了我的变化与成长,对我说:“陈钰浠,你真棒!你是爸爸妈妈的骄傲。但是你一定不能放松警惕!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我们等你回来。加油!”看到这几句话,我捂着被子哭了十分钟,也许是心酸和想家,几句简单的话语,让我情绪波动了很久,爸爸很少讲这些话。我也太久没有发泄自己,就哭了出来,不敢哭太久,收拾好情绪马上要去上班。期间也有很多好友的消息没办法及时回复,我们每天的信息量太多。
  在武汉坚守了52天,第一批医疗队终于可以撤下一线原地休整两天,随时待命、多日的坚守终于迎来了曙光。由于不能聚集,不然我们可能会抱头痛哭流涕。刚知道消息时,房间有人尖叫,有人捶墙,都按耐不住兴奋的心情。越过疫情的寒冬,迎来胜利的春天。在武汉洒下的汗水与泪水,那是我的热血青春。
  平安到家的我,家人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接受了很多英雄般的礼待。那些逝去的同胞,倒下的同行,他们才是英雄中的英雄,我们能平安回家就是最大的奖赏。不想当英雄,因为爱我的人希望我平凡。


版权所有:江西省人民医院  通讯地址:南昌市爱国路152号  邮政邮编:330006 网站投递邮箱: jxphxc@163.com
   咨询电话:0791-86895550 传真:0791-86895863  赣ICP备12006239号  洪卫网审【2014】第10号
您是本站第:677624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