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发布日期:2020-07-03 15:37 信息来源:心内科 作者:周云英、蔡新勇、 访问次数:
|
|
5月22日,我院心内科洪浪教授团队联合大血管外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超声诊断科和CT影像等组成多学科合作团队,为一位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合并重度二尖瓣狭窄患者施行了全省首例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PBMV+TAVI)。
该患者术前心脏彩超和CTA评估时发现重度主动脉瓣狭窄以及重度二尖瓣狭窄,手术难点在于低体重女性、股动脉细小、冠脉开口偏低(离虚拟瓣环只有11.9mm)且瓣叶偏长(17mm),球囊扩张时造影提示左右冠均有可能受影响。
术前洪浪教授主持了多学科讨论和分析。术中,洪浪教授亲自操刀,蔡新勇、邵靓、朱虹岷医生为助手,护士长周云英协调介入室有关工作。手术首先由麻醉科张明生主任团队为患者进行全身麻醉,超声诊断科顾萍、叶雪存主任医师为患者进行术前、术中彩超监测,重症医学科杨春丽团队为整个手术过程保驾护航。洪浪教授首先为患者进行二尖瓣球囊扩扎(PBMV)手术,该手术是我院心血管内科的传统强项,而洪浪教授更是创下整个手术过程仅需8分钟的大会公开演示纪录。接下来由大血管外科副主任谢爱民、孙黄涛医生为患者进行右股动脉切开。再接下来就是第一道难关,造影发现入路(股动脉)细小,只有5mm不到,而瓣膜的鞘管至少需要20F(6.67mm),跟台的工程师拿软件对比分析后认为不可能通过、建议放弃,洪浪主任让技师把造影图再仔细逐帧放给他看了一遍之后立刻决定启动无鞘通过预案,此方案可降至18F、6mm,但仍超出20%直径,且大血管损伤风险陡然增大,最终凭着洪主任的高超技术顺利安全通过。进展到大球囊扩张造影时,又出现难点:患者冠脉开口偏低、存在撕开的瓣膜遮挡可能,此时就需要心脏中心的整体实力,立即给予冠脉介入技术行双侧冠脉保护且调整主动脉瓣膜释放位置。最终造影示狭窄解除且无瓣周漏,左右冠脉口也未受影响。术前主动脉瓣跨瓣压差高达100mmHg,术后降至9mmHg,心脏听诊主动脉瓣与二尖瓣听诊区杂音完全消失,可预期愈后效果非常理想。整个手术耗时2个多小时。
患者术后在介入室即刻拔除插管,清醒、安全返回普通病房,目前已能坐起,自诉胸闷感觉已完全消失。
患者手术病情复杂,难度极高,在我院洪浪教授医学团队与兄弟科室的通力合作下,不借助任何外部力量就独立完成医院首例手术,在国内并不多见。而同一术者同时独立完成二尖瓣球囊扩张+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在国际上也尚未见报道,标志着我院院心血管技术沉淀再上新台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