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发布日期:2020-07-03 15:21 信息来源:心脏大血管外科 作者:汤甜 访问次数:
|
|
说起谢爱民,同事们对他的印象是沉着冷静、遇事果断,善于做大手术,是我院“拆弹部队”中的老将,而且年过50的他“手术站台不怕累,身体素质很好”。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位“骚客”,闲暇之余常赋诗,既抒怀减压又陶冶情操。
急救手术中有细腻的智慧:追求最优解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极少见但却异常凶险的心血管病,被称为血管中的“炸弹”。夹层一旦破裂会导致急性大量出血,死亡率非常高,48小时内死亡率达到50%,每增加一小时死亡率上升1%,而此时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及时手术。
到了秋冬交替的时节,心脏大血管外科副主任谢爱民主任医师总会在朋友圈里温馨提醒:“气温变化大,请朋友们注意自己的血压变化,有高血压的朋友别忘了吃降压药。”对高血压患者来说,主动脉夹层的死亡率会进一步增加。
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是十分复杂和危险的,业内常用“披星戴月、血流成河”来形容。“披星戴月”是指手术时间长,有时甚至长达十几个小时;“血流成河”是指手术十分容易出血,难以抑制。另外,主动脉牵涉到很多器官,会影响脑部、脊髓和内脏的供血,多耽误一分钟就多一分风险,所以手术必须争分夺秒。没有高超的技术和丰富的手术经验是很难完成大血管及周围血管的置换及吻合。而2019年的12月,谢爱民带领的团队一个月内完成了6台主动脉夹层手术,平均时间6-7个小时,远远短于该手术的常规手术时间。而且患者术后都恢复的非常好,一般1-2天就撤除了呼吸机。
“拆弹专家”谢爱民的手术做得细、耗时长,他对血管缝合的位置和角度都十分讲究,他选择最难的一种,因为最难只是对于他而言,这些最难的手术对于患者却是最小的创伤、最快的恢复、最好的生活质量、最优的结果。所以他总是跟自己较劲,只要对患者更好,不管多难他都想去做。他说,“做医生不就是要给患者选择最好的治疗方案,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嘛。”
两难抉择中有勇气的担当:挑战心难关
心脏的瓣膜就像血液进出的“门”,起到控制血流的重要作用,一旦瓣膜坏了,充血或者缺血,心脏就不能正常工作。心脏瓣膜手术有两种:心脏瓣膜置换术和心脏瓣膜成形术。“门”部分损坏可以通过手术修补——瓣膜成形术,有时不单纯是“门”的局部破损,还可能是“门框”也出了问题,因而依赖瓣膜成形术是不够的,需要把整个“门”都换掉——即瓣膜置换术。
有一位28岁的年轻女患者,心脏瓣膜发生了严重的病变,按照手术适应征应做心脏瓣膜置换术。而这名患者就适合换门,但是谢爱民没有轻易决定,因为这名患者太年轻了,还没有生孩子。瓣膜置换术后需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来防止血栓,对生育有很严格的限制。患者太年轻,置换术后不仅生活质量下降,有可能不能当妈妈,这对于一个才28岁的女生来说太残忍了。谢爱民想:有没有可能只做成形术?这样既不用长期服药,也不影响生育,对患者来说是最好的结果了。但对手术医生来说却是个艰难的挑战,心脏瓣膜成形手术麻烦难做,本来就是非常考验技术和花费时间的手术,更何况这个患者的心脏瓣膜病变已经很严重了。
谢爱民团队经过认真思考和讨论后还是为她实施了心脏瓣膜成形术。手术非常成功,术后患者心功能很快就恢复了,她对谢爱民说:“等我生孩子后您一定要来喝满月酒哦。”
“能换而换”体现的是医术高超,“能换而修”体现的便是医德高尚了。医生绝不是拿手术刀的工匠,而是以人为本的健康卫士,省医的“厚德精医”文化灵魂也在这里得到体现。
医者生涯里有文豪的浪漫:赋诗展胸襟
2018年,宁都2·20车祸事故转上来了一名重症患者,胸口受了很重的伤,收入重症医学科。谢爱民以主管医生的身份每天到ICU查房,以对患者负责的态度检查伤口、亲手治疗,与患者保持交流,直到出院。
2020年3月19日凌晨03:04,新冠肺炎疫情还在肆虐。谢爱民完成了急症患者的抢救工作开车回家,到了小区车库才发现,通往车库的路因疫情原因被封堵,要到早上7点才开通。谢爱民平常话不多,属于埋头苦干型的专家。此时他也没有因为一身疲惫而抱怨,而是默默在车上休息,等待黎明的到来。
谢爱民是一个浪漫的人,愿意在家庭中付出,繁忙工作之余,他请年假前往外地照顾生病的妻子半个月;他心思细腻,情感深藏于内,以实际行动支持女儿,鼓励她追求自己的兴趣,对生活保持着赤子之心。遇上逢年过节、重大事件,他常常心有所感,赋诗填词,成为“省医诗派”中的代表人物。如2月9日,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江西)出征武汉,他在送别时以诗《送别》相赠同事、战友们:
新院相送罢
阳光耀华夏
春草年年绿
勇者凯旋归
他为人低调,不爱显露,仅在夜深人静时悄悄丢在内部交流群里,引得同事们次日点赞。
引用一首谢爱民填的词作为结尾:
《破阵子·致坚守与逆行者》
病毒肆虐华夏,疫情播报时牵挂。无声战场硝烟起,一声号令奔南下。舍己为国家。
瘟神已送过往,医者行走天涯。救死扶伤万众心,终得凯旋迎春花。天佑我中华!
(谢爱民作于2020年1月24日23:36)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