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发布日期:2020-08-13 11:09 信息来源:ICU 作者:何招辉 王荣胜 访问次数:
|
|
突来的车祸!被撞飞再落地!
16根肋骨骨折!左侧血气胸,右侧血胸!
双肺挫伤!脾包膜下破裂!肝挫伤!右肾包膜下血肿!肩胛骨粉碎性骨折!腰椎骨折……
每一个单项伤痛都令一般人难以承受,何况这些病痛集中于一体,飞来横祸让贵溪的姚某一家悲伤不已,生命力顽强的患者被紧急送往医院。6月11日,当地重症医学科医生告诉家属患者的肺受伤太重,“无法正常氧合,同时有多处出血、可能随时离世”,这一消息让全家感觉犹如天塌下来。据了解,姚某伤势严重,氧合指数52,血色素也在慢慢往下掉。若不补液,血压撑不住,补液则氧合撑不住,“前狼后虎,陷入了两难。”作为省医重症专科联盟成员单位,贵溪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张建军主任迅速联系了我院,寻求联盟核心医院的帮助,希望专家下基层解决疑难病,挽救病人的生命。
收到重症联盟兄弟单位的求助以后,丰富的临床经验让我院重症医学科杨春丽主任意识到只有利用ECMO(人工肺)打时间差,先稳住氧合,再想办法解决出血,回头重新处理肺部情况,才有一线机会将危重患者从死亡线上往回拉。方向定好后杨春丽亲率ECMO团队紧急出发,6月11日当晚,她和同事杨小刚、何招辉与当地医生一起快速建立人工肺支持,随着氧合的好转,患者也成功地转运到我院重症医学科。
但此时,新的问题又来了:患者给予人工肺后需要全身抗凝来防止管路凝血,而抗凝后患者的出血速度开始增快,这对腹腔探查手术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月12日,在目前全省没有先例的情况下,器官移植科徐志丹主任医师接过了接力棒:“我们有丰富的肝移植经验,有对凝血功能差的患者的手术经验,我们有信心在人工肺的支持下尽快的完成肝破裂修补及脾切除手术。”怀着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本着对患者负责任的态度,多学科联合起来,器官移植科、麻醉科及重症医学科的医生并肩进入手术室,在ECMO的全程支撑下开展外科手术,以术后引流管总血性引流量不到100毫升的成绩交出了近乎完美的答卷。患者被安全转入红谷滩院区重症医学科,在全科共同努力下血压稳定了,氧合进一步改善,于6月16日顺利撤除ECMO。这场背后寄托着多医院、多学科合作的“刀尖上的舞蹈”逐渐完美谢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