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冠脉团队在省内率先开展FFR联合RFR指导分支血管病变药物球囊扩张术 |
| 发布日期:2021-02-19 16:23 信息来源:心内一区 作者:彭丽敏 曾洪 访问次数:
|
|
2020年9月27日,我院心血管病中心洪浪教授团队,冠脉一病区曾洪主治医师接诊了一位PCI术后半年的男性患者。患者于2020年3月突发晕厥至我院就诊,诊断急性下壁心梗,植入3枚支架,术后按冠心病二级预防管理,术后6个月来我院复查。
9月28日由曾洪主刀,在局麻下行冠状动脉造影+RFR(Resting Full-Cycle Ratio,静息全周期比值)+FFR(Fractional Flow Reserve,血流储备分数)+药物球囊扩张成形术。造影结果显示:第一对角支狭窄约80%,测RFR值0.88,<0.89,静脉使用ATP后测得FFR 0.73,<0.75;后降支狭窄约80%,测得RFR值0.86,<0.89,静脉使用ATP后测得FFR 0.74。通过RFR与FFR联合测定,均证实两根血管存在严重缺血指征并有明确介入干预指征(FFR <0.75,RFR <0.89)。曾洪在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患者和家属选择药物球囊扩张成形术。遂两根血管均采用药物球囊扩张成形术,复测FFR值分别为0.86和0.88,RFR0.93和0.95,复查造影,两根血管均未见明显残余狭窄,未见夹层影,血流TIMI3级,手术进展顺利,患者安返病房。
对于此患者,曾洪采用了改良版的血流储备分数RFR+FFR,测得的两组数据均证实有介入干预指征。但RFR(静息全周期比值)=静息状态下全心动周期(收缩期+舒张期)的Pd/Pa(最小值)检查无需使用最大充血药物,避免了患者不适,更简便,安全,对于FFR检查时需要频繁给药的多支病变患者可能尤为合适。
随着冠脉狭窄功能性评价方法及其算法的不断更新以及腔内影像学的应用,从严把握介入指征,对更多不同病变、解剖位置、不同的人群,采用个体化的检查方法,我院心血管内科团队医术在洪浪教授的带领下将不断锐取,为心血管患者带来更多福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