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江西省人民医院,本站祝您身体健康!今天是: 预约挂号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热门搜索:
就医指南
预约诊疗 门诊安排 就诊流程
医保新农合 住院须知 查询服务
 
交通方位 健康体检  
 
  江西省人民医院 >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 >
记我的父亲二、三事
发布日期:2013-09-27 11:12    信息来源:门诊部    作者:王和平    访问次数:




  我的父亲王棠海,今年即将跨入100岁了,回想起父亲这一辈子的岁月,心中不由感慨万分, 过去的往事点点滴滴涌上心头。    
  父亲是一位学识渊博,刻苦勤勉、心地善良的老人。从我记事起,每天晚上父亲书房的灯光总是通亮,灯光下,父亲孜孜不倦地读着书,记着笔记,直至深夜,在他的影响下,我的哥哥和姐姐们在夜间做完作业都要读书,温习第2天的功课,一家人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次日清晨,父亲总是在凌晨4点左右就起床开始他的学习工作。多年后,我记得我院的余建民院长曾多次在医院讲课时提到父亲的学习精神。
  父亲儿时家境贫穷,靠亲友的资助1933年考入浙江华美医学专科学校,毕业后从事医学检验工作,多年来,为了更好的掌握前沿科技新动态,他在已掌握英语的状况下,坚持学习俄语、日语,通过学习,他能够流畅地阅读俄、日文献,在医学科技领域自由驰骋。
  毛主席曾经写过一首诗,正是这首诗激发了父亲要为遭受血吸虫肆虐的江西人民做点什么,他不畏遭受血吸虫感染的危险,多次下农村,深入血防第一线,反复试验,反复研究,在他的坚持努力下,1955年,在全国用免疫学方法率先创建血吸虫肝卵抗原皮内试验、补体结合试验,此检测方法阳性率高,超过当时成虫抗原1000余倍。感染血吸虫的病人用该检测方法可以迅速、早期发现血吸虫病,得到早期治疗,同时,此检测方法成本低,减少了患者检查费用,得到全国检验界专家的好评并迅速在全国推广。1958年这项研究成果荣获卫生部科技成果奖。
  父亲不但勇于创新,还著书立学,多年来为了发展医学检验事业,在百忙之中经常熬夜,废寝忘食,主编了《临床诊断细胞学》、《血液学与血液检验学》、《同工酶检测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等著作,在国家级等学术杂志发表论文62篇。
  父亲一生致力于检验学的发展,在他至爱的江西省人民医院,他亲手创建了细菌、生化与免疫学检验技术,并在荧光抗体、同工酶,细胞学等领域进入全国先进行列。与此同时,为江西培养了大量检验技术骨干。他的技术得到上级领导及医院的认可,1957年,父亲光荣地被省政府、卫生厅领导选中,上庐山为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做保健,并圆满地完成任务。
  父亲在工作中,视事业为生命,当工作有特殊需要时,他会毫不犹豫,记得有些血液检测需要正常人的血作对照时,他经常伸出自己的手说“抽我的!”这样的情况在平时工作中真是屡屡发生。那时没有血站,有时病人抢救需要鲜血,恰好检验科没有血源,为了抢救病人,他经常无偿献血。我母亲经常心疼的说“你不要命啊”,而他,只要工作需要依然如故。
  医学检验的准确性与临床诊断的正确性息息相关,为了规范江西的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在70岁的高龄,他组建了江西省临床检验中心,为统一全省检验技术规程、开展质量控制做出了贡献。
  父亲为人正直、善良、宽厚,在文革期间,他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遭受了许多不白之冤,可他对这些从不放在心上,不计前嫌。文革结束后,为了医院科室的发展,他把曾经对他写大字报、斗他的人,从下放的农村调回来工作。我时常想,这在一般人而言确实是不容易做到的,这也许就是他的胸怀,也许就是他长寿的原因所在吧。
  父亲是个学到老、用到老的典范,在90岁时学习电脑,并用写字板以英文给远在美国的外孙女写信,他很前卫,不但会用电脑,还学会用电脑炒股,因为眼睛的原因,直到98岁后才停止用电脑。
  父亲的一生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作为他的女儿,我为他感到骄傲和自豪。


版权所有:江西省人民医院  通讯地址:南昌市爱国路152号  邮政邮编:330006 网站投递邮箱: jxphxc@163.com
   咨询电话:0791-86895550 传真:0791-86895863  赣ICP备12006239号-1  洪卫网审【2014】第10号
您是本站第:677624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