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3日,在江西省红十字会捐献办公室的协调主导下,我院人体器官获取组织办公室(OPO)积极配合,于当天成功获取器官,并在我院完成了今年第3例死亡器官捐献移植手术。捐献者发扬大爱无疆的精神,捐献出的一肝两肾给予三名患者新的生命希望。
一名赣州崇义捐献者捐出一肝两肾
江西省红十字会一直与我院保持良好的协调沟通,7月11日晚,在获知赣州崇义有潜在捐献者的情况下,我院协调小组赶到当地。患者家属向省红十字会表达了强烈的捐献意愿。7月12日下午,我院器官获取小组出发,于7月13日凌晨赶到当地医院。当日,这名赣州崇义的患者(39岁)明确病情后表达了死亡器官捐献的强烈意愿,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与患者家属协调沟通,并完善了相关捐献事宜。严格按照法律要求和流程,凌晨1:40至3:30,我院专家在当地完成了一肝两肾的器官摘取,为捐者整理遗容,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全体人员向遗体默哀。
7月13日早上,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我院医务人员再次向患者家属表达了感谢和敬意,深深为这种无私高洁的行为而感动。这是一次意义非凡的捐献。
各级部门协调,我院获取器官完成移植
我院是江西省内开展器官移植数量最多的医疗机构,器官移植科主任李新长表示,“器官捐献是人类崇高的道德行为,今年赣州地区涌现出许多伟大的捐献者及其家庭,受到社会的关注和赞誉。作为医务工作者,一定会一如既往地做好本职工作,团结协作,持续开展死亡器官移植,让大爱传承下去。绝不辜负患者、各级部门和社会赋予医院的神圣使命。”
7月13日下午3时许,器官获取小组回到医院,通过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确定了三名受者,其中两名女性,分别来自赣州(39岁)和抚州(25岁)。4时至7时,她们分别同时接受了单肾移植,取得成功;3时至9时,一名来自南昌地区的男性(39岁)接受了肝移植。目前,三名患者情况良好,正在器官移植科继续接受治疗。
来自抚州黎川的这位姑娘是一名普通的患者,本来想通过亲属移植,但是她的父母身体均不符合条件。她一直在我院接受治疗并排队等候,这次终于等来了生命的希望。
二次肝移植带来第三次生命
此次肝移植手术具有特殊性,2004年他在南昌接受过第一次肝移植,十年来过着和健康人一样的生活。
患者半年前开始出现肝功能不全,后演变为肝硬化、门脉高压、消化道出血以致肝性脑病(肝昏迷),每况愈下,生命垂危。二次肝移植是难度极高的外科手术,第一次肝移植已经把肝脏周围管道解剖位置全部改变,情况不可预估;二次肝移植的病例本来就少,有此经验的医师更少,手术风险比初次肝移植高10倍。徐志丹主任医师表示:“初次肝移植的死亡率约5%,二次肝移植的死亡率约30%。这是我院开展的第4例二次肝移植手术。为了保证手术成功,事先拟定了多套手术方案,术中比预计的更顺利。”
李新长主任医师认为,接受第二次肝移植,意味着一名患者获得了第三次宝贵的生命。正因为有死亡器官捐献,该患者才能有如此珍贵的“重生”机会。
捐者安葬在捐献园 受到永远缅怀祭奠
从江西省红十字会了解到,捐献者的遗体被免费安葬在捐献园。每年清明,为了缅怀和纪念遗体器官捐献者,江西省红十字会都会在南昌昌北瀛上青山墓园举行遗体器官捐献者追思会。以此祭奠那些为社会奉献大爱的人,号召更多的人志愿参与到遗体器官捐献事业当中。
据了解,这是我院今年完成的第3例死亡器官捐献移植手术。自2007年我院开展第一例死亡器官捐献移植以来,已经积累9例死亡器官捐献成功案例,获取27个器官,有27名患者得到生命的延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