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江西省人民医院,本站祝您身体健康!今天是: 预约挂号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热门搜索:
就医指南
预约诊疗 门诊安排 就诊流程
医保新农合 住院须知 查询服务
 
交通方位 健康体检  
 
  江西省人民医院 >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 >
引领江西介入发展 勇攀介入技术新高峰
发布日期:2014-08-18 16:09    信息来源:宣传科    作者:罗昭淦    访问次数:
  江西省人民医院介入学科群体是全省开展介入手术最多、技术含量最高、人才队伍最强的重点学科群。拥有悠久历史,为中国心脏血管介入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神经、外周、消化道的介入治疗上省内领先。

我院介入室三号间

介入技术的江西“首秀”
  介入技术在江西省的首次惊艳亮相,要追溯到1986年,那时日本专家到广州手术表演,我院著名心血管专家李华泰教授敏锐的把握住了这次机会,邀请日本专家前往我院交流访问,并进行介入手术演示。为了办理有关手续,李华泰教授骑着自行车多处奔忙,对知识、技术和真理的探索永远难不倒江医人。
  当时虽然汇聚了省内最顶尖的心血管领域专家,当时的江西省人民医院还没有开展过介入手术,面对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怎么能错失发展良机,院领导决定尝试。依托于日本专家赠送的器材,1986年,我院在李华泰教授的带领下自主开展了全省首例心脏介入手术,第一例失败了!江医人痛定思痛,以绝大的毅力和勇气坚持开展,第二例取得了成功!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不久,革命老区江西已在医疗技术上先行先试。

心内一科盛国太主任医师手术中

江西成为中国心脏介入技术的重要发祥地
  开拓创新的路途充满艰辛,江医人筚路蓝缕,从模仿到创新,突破技术屏障,研发并创造了国产导管,20世纪80年代,一根进口介入导管2千美金,中国普通百姓根本用不起。我院自主研制的器械,当时只收病人300元人民币,不仅仅是一根导管,包括全套的器材!
  技术的瓶颈松解,价格符合国情,市场的需求汹涌澎湃,随之而来的是介入技术的蓬勃发展。我院在国内率先研制成功二尖瓣球囊管,填补了国内空白。在一次全国心血管会议上,我院首次报道二尖瓣球囊扩张术,轰动全国,诸多著名医院都要派人来我院进修学习。我院专家带着自主研制的导管和成熟的技术,走遍全国28个省市推广这项技术。
  1996,我院率先开展了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1998,率先在省内开展冠状动脉造影+PTCA+支架术、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慢性闭塞病变的介入治疗等十余项新技术;2000年,首次在省内开展“右冠闭塞左主干病变的介入治疗”、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PTCA+支架术,房性心动过速、房扑、房颤、特发性室速的射频消融治疗等多项技术;2003,首次在省内开展急性心肌梗塞心源性休克患者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辅助下的冠状动脉内球囊扩张+支架术治疗;2004,国内首次成功开展PDA封堵器堵闭嵴内型及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治疗;2006,又在省内率先开展急性心肌梗死Ⅱb/Ⅲa受体阻滞剂冠脉内溶栓治疗;2008,在省内率先开展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逆行导丝技术……如今,国际上开展的绝大多数介入技术在我院均能常规开展。正是开拓创新,奠定了江西省人民医院“中国心脏介入技术的重要发祥地”地位。

心内二科洪浪主任医师手术中

“圣地”介入室
  28年来,江西省人民医院介入室演变成为一个温馨而紧张的“圣地”,成千上万名患者在这里疏通出生命的通道;这里是承载了几代人希冀的医学殿堂,国内外、省内兄弟单位的许多专家都曾在此进修学习;这里是支撑医院诸多学科发展的现代化平台,心内科、普外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外科等诸多学科都可依托介入室开展临床治疗、科研教学。
  统计数字表明,2011年,我院共完成介入手术6197台,较2010年增长近1400台,同比增长约29.17%;2012年完成7180台,同比增长15.86%,同年第三台大C投入运行;2013年完成8226台,同比增长14.57%。2014年,在人员、器材都没有增加的情况下,上半年共完成4109台,其中3月份介入手术量达919台,刷新单月记录。因为一台C臂机器损坏,只有2台能工作,医护人员经常从早上9点一直干到次日凌晨以后,他们坚持不懈、锲而不舍,面对连台手术和急诊手术,以极大的毅力坚守岗位,没有辜负患者的性命之托!
  在我院有句话叫“铁打的介入室,流水的医生”,因为诸多学科共用一个介入室,所以每个科都只能在规定的手术日安排手术,以合理统筹资源。介入室的9名护士和4名技师每天要配合不同学科的医生进行不同的手术。2013年起,介入室实行同行罕见的“三班倒”机制,同时周周组织集体学习,培训时新技术,以应对日趋增长的挑战。医生的工作更加艰辛,常常连续做16小时手术不能休息,他们“一班到底”付出了超强的体力和时间。医护人员以惊人的毅力和崇高的奉献精神,近5年来保持医院年介入手术量增长1000台左右,为诸多慕名而来的患者得到及时治疗筑起健康绿堤。

消化内科胡坚方主任医师手术中

介入学科八宗“最”
  从介入刚刚起步发展至今,医务人员克服了太多的困难,有些困难随着时间推移可以克服,有的困难却要伴随医生的一生。我院心血管医生们总结,开展介入技术最大的困难是:长时间的暴露在射线中(以下称“采线”)而得不到足够的休息。
  ①采线时长之最:2008年,一场8小时的手术中,三名专家轮番上阵,总计采线时长超过4小时!辐射量达到惊人的剂量,医生们平均连续站立3小时以上,治好了病人,累瘫了医生,创造我院记录。

医护人员上台前要“系带披甲”
 
  ②压力之最:铅衣可以一定程度上隔绝X射线,20世纪90年代,一套国产铅衣重达40斤!穿上都要费极大的力气,直到如今,才被20斤重的进口铅衣所替代,为了保护好自己,经常有介入医生同时穿两套,这里可谓是“压力”最大的学科。
  
一台手术结束,往往湿透

 
    ③疾病之最:铅衣穿身,头部、双臂、双脚暴露在外,X射线照样辐射人体。医生们“超长待机”,辐射导致口腔溃疡、关节炎、脱发、放射性皮炎、不可逆的白内障、双腿乏力、腹泻等。医生们自备康复腰带,以抵抗不堪重负带来的腰椎病。年资越高的专家疾病越多。

手术没到半小时,已经出很多汗
 
  ④换装之最:即使冷气再足,身穿“盔甲”上台,站立超过30分钟之后一样会汗湿衣衫,做完一台手术医生就要“松绑”、换掉洗手服,一名医生有时需要连续做5、6台手术,换衣服若干次。这里是医院换洗布草量最大的学科。

这幅铅镜专门为保护眼睛使用,重量是普通眼镜的十几倍
 
  ⑤加班之最:由于介入设备不够,求治病人多,经常从早上9点开始手术,加班到凌晨是家常便饭,介入室医护人员经常全员到岗加班,单日最高手术量达53台,那天创造手术台数记录的同时刷新了医院加班人数和时长记录。

紧张的工作中,医护人员轮番上阵,就守在介入室外吃盒饭
 
  ⑥人才之最:心内科是全院体量最大的科室,同时集中了全院最多的人才,单心内一科就有5位博士,2位在职博士,11位硕士,可谓全院高学历最多的科室。
  ⑦女医生之最:由于介入专业的特殊性,男医生是这个专业的主力军,但我院拥有省内规模最大的女性介入医生群体,王洪、赖珩莉、邱赟、曹乾嫱等,她们不畏艰险、坚持上台,掌握过硬的介入技术,体现学科人才队伍建设的全面性,为女性患者求医就诊提供方便。
  ⑧病床周转率之最:我院心内一科、心内二科等重点科室平均住院日达7.1天,无论寒暑,这里基本都是“一床难求”,成为全院床位周转率最高的科室群体。

神经内科曹文峰主任医师手术中

我院介入技术已有国际影响力
  我院心血管内科作为江西省临床重点专科,拥有江西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同时也是卫生部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卫生部先心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卫生部心率失常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心血管内科是开展血管介入技术的主要科室。
  在临床应用与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复杂冠脉病变的介入治疗、大动脉介入治疗、人工心脏起搏、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及心力衰竭的器械治疗等方向。目前在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房颤及室速的射频消融治疗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在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植入和心力衰竭的再同步化治疗(CRT和CRTD)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PDA封堵器堵闭漏斗部室缺为国际首创,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复杂冠脉病变的PCI术、心外膜室速的射频消融等技术为国内率先开展。在江西省内创造多项第一,其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先心病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颤导管消融、室间隔化学消融术、冠脉旋磨术等为省内率先开展。
  消化内科胡坚方教授主持开展的ERCP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病、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胆胰晚期肿瘤引起的梗阻性黄疸等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神经内科曹文锋教授在全省率先开展出血性和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治疗数量和质量均处于省内领先水平。

术中
 
  国内慕名而来的患者不计其数,前不久有一位来自内蒙古包头市的患者,在北京阜外、北大人民等多家医院就诊无果,在北京阜外医院的一名著名教授的引荐下找到了我院的盛国太教授,经过其高超的介入治疗,手术成功,患者非常满意,康复出院。2012年8月,江西省人民医院收到了一封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卫生部寄来的感谢信,感谢我院洪浪教授在乌兹别克斯坦工作、教学过程中的优异表现,感谢中国医生将先进的心脏介入手术技术传授给了当地医师。标志着我院介入技术已经从吸纳转化为输出,产生国际影响力。

超声科叶雪存主任医师心脏彩超定位术中

学科规模扩充引领事业提速发展
  介入学科群的厚积薄发,为医院事业发展带来了红利。5年以来,年门诊量保持在10万人次以上,年平均出院人数超过7千人次。2012年8月,为了满足更多的患者就医,我院心内一科、心内二科均扩充至2个病区,床位总数近200张。2013年以来,心血管内科年业务收入超过2亿元,位居省内第一。
  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带头人,当前,我院心血管研究所所长葛郁芝(美籍)教授、副院长黄清教授、副院长王晓华教授、心内一科主任盛国太教授、心内二科主任洪浪教授、消化内科主任胡坚方教授、神经内科曹文锋教授、介入室护士长周芸英副主任护师等一大批学科专家,带领着团队奋战在临床一线当中,毫无保留地传道、授业、解惑,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梯队。近5年来,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9项,国家十一五课题分课题、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分题及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分课题、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江西省自然基金、江西省科技计划等项目50余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项,获国家专利4项。出版著作3部,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13篇。定期举办江西省心血管进展学习班、井冈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赣江国际心血管病论坛暨江西省心血管病治疗研讨会、江西省冠心病质控会议、江西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学术沙龙等学术会议。

射频消融术中
 
  太阳从赣江边升起,新的一天开始。一位先心患儿在家属的陪同下来到介入室,准备接受介入治疗。她的啼哭声刺痛了人们的神经,母亲噙着泪水,这时,护士来到床前,轻声对孩子说:“姐姐带你去玩!别哭啊,等下妈妈就买糖给你吃!”护士长刚刚组织交班,就接到几个电话要求安排急诊接台;医生们查完房,已经在与家属进行术前谈话;技师昨晚加班到深夜,调试好了机器,清早是他们录入数据上传信息的规定时间……一切都有条不紊。
  江西省人民医院介入学科已整装待发,勇攀下一个新高峰。


版权所有:江西省人民医院  通讯地址:南昌市爱国路152号  邮政邮编:330006 网站投递邮箱: jxphxc@163.com
   咨询电话:0791-86895550 传真:0791-86895863  赣ICP备12006239号-1  洪卫网审【2014】第10号
您是本站第:677624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