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生如何培养细菌

课堂问答

“细菌长什么样”

“一起学做洗手操”

小朋友与我院志愿者一起演示洗手操

观看显微镜里的细菌

小朋友们在培养皿上留下小手印(细菌)

勤洗手 保健康
11月21日,阳光明媚,天朗气清。三名“红马甲”走进南昌市豫章小学二(1)班。
上课铃刚过,课堂里响起了和蔼的声音:
“小朋友们,让我看看谁的小手最干净~~快伸出手来!”
“谁能告诉我,细菌是什么?有多大?”
“谁来跟我一起学正确的洗手方法?”
……
原来,江西省人民医院组织专家、志愿者走进小学课堂,进行普及健康知识、开展手卫生教育。本次活动的主讲人、江西省人民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姚伟荣介绍,在非洲和欧美爆发的埃博拉病情引起人们高度警觉,接触传播是埃博拉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和被感染动物的各种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而感染。手、口、鼻等都是接触病毒的重要部分,对于孩子们来说,洗干净手是最好的预防疾病方式之一。
“今天,我们来到小学课堂,将正确的洗手方法教给孩子们,让孩子们从小就养成爱卫生、爱健康、爱科学的好习惯,积极防控埃博拉,树立讲文明、讲卫生的意识。”姚伟荣表示。
45分钟的课程,被划分为多个环节:看不见的细菌长啥样、洗手的作用、一起来做洗手操——“六步洗手法”、洗手前后手上细菌的对比和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菌等。在经过对手上细菌的真切了解后,同学们纷纷说“好恶心”、“太可怕了”、“真恐怖”,对正确的洗手方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时,省人民医院的志愿者、肿瘤科护师李琴走上讲台,她邀请两名同学上台,带领全班63名同学一起做了两遍洗手操,配合着PPT和讲解,孩子们学得很积极、很快。
接下来,在我院检验科细菌室陈会主管技师的配合下,全班同学排队观察了电子显微镜下的菌落,把正规实验设备搬进二年级课堂,孩子们分外兴奋,有序地观察了菌落,加深了对手卫生的认识。此次健康教育别开生面,现场抽取了10名同学,在培养基上留下手指细菌,分别记下姓名,24小时候会把培养出的菌落带回课堂,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干净”的双手多么重要。陈会表示,注重身体健康,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很重要,不仅是手,身体肌肤表面都应该及时清洗。
课堂上,同学们发言特别踊跃,注意力被幻灯片上的图片和生动的讲解牢牢吸引,很多知识都是第一次展现在6、7岁的孩子们眼前,下课铃响后,同学们意犹未尽,课堂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此次健康知识进课堂,是江西省人民医院开展志愿者服务、防控埃博拉疫情的系列公益活动之一,受到豫章小学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