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打印出的导板

术后3天已经可以下床

通过导板精确定位中轴
——江西省人民医院全球首创3D打印导板辅助无柄关节置换术
术后三天,被髋关节发育不良折磨多年的崇仁甘大叔可以站起来活动了,刚刚换过药,董谢平主任医师来到他的床前查房,甘大叔恢复的很好。他接受了我院首创的 “3D打印导板辅助无柄髋关节置换术”。“导板定位”这项最新技术被成功运用到无柄髋关节置换当中。
无柄髋关节是一种以罩杯镶套结合螺钉固定于股骨颈的人工髋关节,具有生物力学的仿真特性,基本解决了影响传统人工髋关节使用寿命的应力遮挡和骨溶解问题,尤其适于低龄患者的关节置换。
但是,在有限的暴露下如何保证关节假体安装与人体自身的颈干角和前倾角相一致,也就是如何进行股骨颈中心轴的定位却是该手术的一大难点和成功的关键。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董谢平教授团队尝试利用3D打印技术实现股骨颈中轴的精准定位,设计出了贴服股骨头的3D打印导航模板——利用多排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采集患者髋关节数据,再运用多种计算机软件,编辑转化为三维模型,找出与正常颈干角和前倾角一致的股骨颈中轴线,作出一个与股骨头表面形状完全吻合的“帽子”,并在其顶端插入一段与股骨颈中轴延长线相重合的空心导管。最后将导板的三维模型导入3D打印机制作出导板实物。
在设计师的密切合作下,经过数天的准备,12月19日,董谢平团队应用3D打印技术制作出的导板再次成功应用于第二例无柄髋关节置换术中,并取得了最佳的定位效果。从脱位股骨头、扣上导航模板、到钻孔中心定位,仅仅用了5分钟,就成功实现了精准定位。“按照常规定位方法,不仅要多花数倍时间,即使反复调整钻孔并经环锯削骨检验,也难免因偏心锯骨产生不同程度的骨缺损,影响关节安装的位置和强度。”董谢平解释道。“为不同患者量身定制的导板则完全不同,3D打印技术顺应了科技发展的潮流,为骨科手术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D打印导板辅助无柄关节置换术的圆满成功解决了髋关节表面或无柄置换手术中的一大难题,标志着我院骨科手术开始迈向个体化、精准化,也是我院3D打印技术临床应用领域取得的又一重要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