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骆柘璜(前排左一)在CT工作间与同事们合影

骆柘璜开展B超检查
“在让都巴,我们一个月只有两三天休息,而晚班和国内睡值班房不同,基本上是来回跑。”骆柘璜副主任医师感触很深。骆柘璜去年底开始在突尼斯让都巴市的一家大区医院里工作,据了解,这家医院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其级别已经相当于中国的大型区域性诊疗中心,收治好几个省的病人。
让都巴市医院沒有磁共振,也不用带教学生,骆柘璜主要在这里开展CT和B超,B超检查平均每天25-30人次,采用预约制,心血管及产科超声另有人做。CT一天预约检查5个。影像科正常上班时间是7:00-13:00,下午及晚上由当班医生负责。影像科一共3个医生,每人1个月当10个班,比较辛苦,当班医生第二天上班时间必须照常上班。
因为体制原因,这里不设值班房,施行“叫班”制。援外的中国队员住在驻地,晚上来急诊,司机到驻地接医生,往往医生到科里,病人还在急诊科,医生等病人半小时是常事。骆柘璜等得最长时间是70多分钟,做完了又等司机来送,但是经常发现司机又接別的医生去了,又要等,一般都要15分右右。冬天寒夜里站在路口等冷得要命,更要命的是急诊科多数时侯分诊不清,不是急诊也要叫中国医师来……所以,遇上晚班,有一个病人至少要在医院呆一小时,如果有三个病人,整晚都无法睡觉。“好在这里很多人都很友好,多数医生是叫班,所以司机也很辛苦,几乎整晚都在医生家和医院之间奔波。”骆主任表示,有一次夜班,回来跑了7趟。
影像科的3个医生中突方1个、中国2个,只做CT和胃肠道造影、尿路造影报告及B超,发造影报告最令人头痛,因为不是医生自己做的,不知道胃肠道动态情况,片子上沒拍到就不知道,需要辅助检查后确认。这里配套设备差,B超机很好,但没有配套模板等,报告还是手写,想要做一些科研工作,但是资影像资料收集较难 。
在突尼斯,影像上反应较多的病种是肝包虫病、脂肪肝、地中海贫血所致脾梗塞,还有结石等,肿瘤患者很少。“因为包虫病和地中海贫血在江西很少,以后我想重点观察一下这2种病的影像表现,希望能收集一些资料。”骆柘璜表示,当地人并不酗酒,但饮食热量高。
在出发前不久,骆柘璜被告知要在当地开展超声专业,但是他并不会。于是他每天下午呆在B超室学,出国前基本掌握了B超这门技术。在突的这一个多月时间,骆柘璜的B超水平突飞猛进,最有成就感的一次是妇产科医生要他去会诊一位早孕妇女,“我一打B超,告诉她是双子宫,单子宫妊娠,她大声跟我说,‘tres bien’(很棒),她就是双子宫,我当也很高兴,要知道这是我在突的第一个产科超声,在国内也只在B超室看了不到20个产科B超。” 现在,骆柘璜已经可以完全独立开展B超业务。
中国医师的工作十分辛苦,生活上也需要付出很多,语言问题成为社交的障碍,毕竟当地人懂法语的不多,离开了翻译,中国队员无法和当地百姓用阿拉伯语交流。但是这里民风较纯朴,人们生活也很悠闲。据了解,在突尼斯,医生有绝对的话语权,所以医疗纠纷不多。对于中国医师来说,这一点十分重要。
骆柘璜表示,我在这里只要求队员们业务上过硬,其他的我尽最大努力跟医院交涉,改善我们自己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