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发布日期:2015-03-18 16:37 信息来源:宣传科 作者:罗昭淦 访问次数:
|
|
瓷器碎了难恢复,复原碎骨困难得多。“瓷器碎了,可以一片片拼接,视觉直观;骨头被周围组织包围,不可能整个截下来拼好再装上去,手术中我们看不到整体碎裂情况。”2月8日,江西省人民医院骨二科收治了一名双足后跟粉碎性骨折的患者,其中右跟骨伤情罕见——爆裂成了27块。2月28日,患者小徐治愈出院。
春节前,南昌人小徐从3米多高的大货车上跌下,当场倒地不起,被紧急送到江西省人民医院,骨二科主任董谢平教授接诊后,立即安排了CT检查,并将CT数据建模后用他办公室那台已“屡立奇功”的3D打印机打印出来,发现患者双足跟骨粉碎性骨折,肿得很厉害。“右跟骨炸裂成一堆碎饼状,完全失去了跟骨形态,仅表面能用笔标记出的碎片就多达27块。万幸的是,正因为跌落产生的巨大冲击力全部在跟骨爆裂过程中被吸收了,才没有引起踝关节以上更多部位的骨折和脱位。”董谢平认为,3D打印技术已经帮助医生突破许多治疗瓶颈,完全可以帮助这例患者重新站起来。
经过初步治疗,小徐足跟消肿,手术时机成熟了。3D打印出的两个1:1足跟呈现在患者面前,董谢平耐心讲解手术如何开展,坚定了小徐治愈的信心。2月16日这天距农历大年三十只有两天了,手术安排在当天第一台。董谢平将右足跟3D模型上的每一个碎片编上号,通过仔细观察分析,采取先利用完好的皮肤软组织带动松脆的碎骨片牵引复位,恢复跟骨高度和宽度,再切开皮肤,按照模型编码逐一辨认拼接关节面碎骨块的方法,顺利完成了右跟骨的复位和植骨内固定手术。随后又将粉碎程度相对较轻的左跟骨进行了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术后复查X线片和CT发现跟骨的长度、高度、宽度以及跟骨结节关节角都完全获得了恢复。
小徐术后第二天就回家过年了,“跟当值医生请了假,因为我就住在市区,回家吃过年夜饭,家人团聚了一下,几小时后又回到病房住院。”小徐笑呵呵的说。“这几天我一直感觉很好,感谢董主任和全科医护人员的照顾。”
2月28日,小徐在家人的陪伴下出院。董谢平表示,面对如此严重的粉碎性骨折,如果不用3D打印模型编码比对,制定先撬拔复位后切开的策略,是无法取得如此完美的解剖复位的;由此,继发的创伤性关节炎和后续进行的距下关节融合手术也将在所难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