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点赞!援鄂护士罗琼清获省直机关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 |
| 发布日期:2021-05-26 15:44 信息来源:团委 作者:李雅婷 访问次数:
|
|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集中展示新时代省直机关青年的良好精神面貌和崇高价值追求, 激励青年勇挑重担、奋发作为,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江西篇章贡献青春力量,近日,省直机关团工委、省直机关青联评选了一批省直优秀共青团员、团干,我院骨科罗琼清获省直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
奉献自我守初心
罗琼清,女,35岁,主管护师,中共党员,2007年毕业于井冈山学院护理专业,2013年2月取得江西医学院本科学历,2007年7月分配至江西省人民医院,一直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是一名骨科专科护士,工作十四年来兢兢业业,吃苦耐劳,用炽爱温暖着病榻上的疾困患者,用满腔真情感动着每一位病人的心灵。获得科室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认可和好评。曾获得“最美逆行者”“优秀带教老师”“优秀党员”荣誉称号。
一、逆行出征有信念
心有所信,方能远行。习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负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2020年武汉疫情爆发,急需要医务人员,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罗琼清同志心中坚信自己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一名有着十几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一名医务工作者,所以她毅然决然地呈交了“请战书”。而此时,她也是一位哺乳期妈妈,二胎宝宝才几个月。
二、贴心服务有信仰
2月9日,她作为江西省第四批援鄂医疗队出发到达武汉,被分到武汉江岸方舱医院。刚开始入舱时各种不适应,穿上防护服透不过气,护目镜也一直模糊不清,尽管非常想念家人,每每想起只有几个月的老二也会默默流泪,但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告诉自己,要坚强勇敢,此时的武汉人民更需要自己!
在方舱里有一天晚班巡回病房时,罗琼清细心地发现了一位还在哺乳期的年轻妈妈的尴尬,因为自己也在哺乳期,所以感同身受,最终在一个角落里欣喜地找到了一块闲置的广告牌并及时送给这位年轻妈妈。考虑到这位年轻妈妈还在哺乳期需要加强营养,第二天又拼凑了自己的一些物资,这位年轻妈妈随即在微博上写到:“感谢这位白衣天使,让我一次次感受到人性的光辉,温暖且美好。这何尝不是治疗新冠肺炎的一种特效药呢?感谢你们,有你们在身边,我真的很安心。
三、温暖如春爱患者
其实护理人还要有一颗圣洁的善良之心,日复一日,罗琼清已经记不清多少次因救治病人而加班加点,科室的患者无论是城里的还是来自农村的,她都同等对待,一样用心。用她的一句平实话说就是:“护理的对象没有区分,而护士工作的好坏则有区分”。工作中的她是一个有“心”的护士,她认为当护士首先要具备和病人沟通的技艺,那就是“微笑”服务,微笑了,病人才能感受你的态度、你的亲近,否则,护患之间就会形成隔阂,很难融洽起来。工作中的她总是面带笑容,无论进病房,也不论是治疗时,还是平日闲暇,只要面对病人,她都是以笑相迎,认真询问,耐心解答,并且做到百问不厌,百答不烦。有不少患者风趣地说:“看见罗护士的微笑我们的病痛似乎也减轻了许多……。”正是她春天般的微笑与关怀和不介意的拥抱与疏导,为患者带来了无穷的力量。而患者的一封封感谢信就是对她的肯定。
四、善于学习为患者
罗琼清善于学习,是一名骨科专科护士,在平时能运所学专业知识服务患者,对患者高度负责。记得她怀孕期间的一个夜班接诊了一位创伤性骨折的患者,接诊的时候她就发现患者脸色不对,立即为患者量了血压,血压偏低心率偏快,她立即报告医生,患者出现了失血性休克。医嘱是快速补液,可是血管已经完全塌陷,她不顾自己是个大肚子蹲在地上反复找血管。家属破口大骂“你这个护士连针都打不到,怎么有资格当护士,人家儿童医院的护士,面对这么细的血管针针见血……”不一会儿就把针打上了,患者马上手术,经过一番抢救患者得救了。事后这位患者家属非常自责,专程前来道歉,并送来感谢信。这就是迎难而上的初心。
五、乐于奉献守初心
有人说,选择了护士这个职业就是选择了奉献。“别担心,有我们在!”罗琼清总这样对病人说,一句简单的话却有千斤重,正是因为有了护理人的守护,才让患者受尽煎熬的身心获得安宁,紧张痛苦的情绪获得舒缓,她就是这样,始终以“救死扶伤,医者仁心”为座右铭,以“解除患者痛苦,挽救病人生命”为己任,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她将继续秉承刻苦钻研,扎实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护理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