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驰援心连心,赣吉抗疫同冷暖。
满载江西父老乡亲的祝福,肩负国家卫健委、江西省委省政府、江西省卫健委、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党委的重托,2022年3月14日下午16时许,江西省人民医院104名医务人员组成的江西省援吉林医疗队辞别温润春暖、杨柳依依的英雄城南昌,抵达冰天雪地、玉树琼枝的北国江城吉林。
临床诊疗:夙兴夜寐 一人一策
15日上午迅速摸排病区情况后,晚8时,第一批队员们进病区开始收治确诊患者,当晚共收治了80余名确诊患者,医生们通宵达旦,完成所有患者的诊治及医疗文书。随着收治病人的增加,开通和接管了两个病区,每个病区安排12名医生负责日常诊疗。每位医生下夜班后休息1天,其他时间都要到岗应对隔离病房的医疗工作。吉林市中心医院是临时转为新冠定点收治医院,在HIS系统的使用和诊疗联络工作上都存在不少问题,医生们努力适应东北的语境、气候和习俗,迅速将工作与生活调整到“吉林模式”。
方哲(右一)、医疗组组长吴西雅(左一),黄勤(左二)为伴多个合并症(股骨颈骨折、中度贫血、高血压病)的新冠肺炎患者查房
截至4月4日,已收治400名新冠确诊患者,好转治愈出院人数230余名,其中60岁以上患者过半,80岁耄耋占三成,患者年龄跨度从7个月到101岁。医疗组充分发挥MDT作用,汇集多学科知识技能,努力做到“一人一策、精准施治”。
截至目前,守住了普通病区“零死亡率、零医疗差错率”的医疗质量安全底线。
护理服务:一专多能 细致入微
在队长方哲的带领下,护理组组长刘琳率75名护理人员组建13支护理小组,负责两个病区160张床位的护理工作。护理组建章立制,使护理工作细化同质化,队员们第一时间进入病区开展工作。
护士们是细心严谨的“管家”,她们规划流程,定点放置物品;检查设备,管理药品;张贴标识,严格各项交接。方哲队长及时申请增配抢救设备,进一步保障了患者安全。
护士们是贴心负责的“大白”。采血、打针、发药、俯卧位通气等平常的护理操作,因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而难度增加。6小时工作过后,她们早已汗流浃背,身心疲惫。
护士们更是暖心照护的“临时家人”。队员们像家人一样关爱患者,无论采买生活用品、喂饭,还是处理大小便,只要患者需要就立刻到位。队员们还负责病房的清洁消杀和垃圾处理等工作。
有位阿姨出院时满怀真情地对护士说:“你们独有的南方口音是那么亲切、难以忘怀,加油小美女!爱你们!”
患者的康复和理解就是队员们前行的最大动力,护理队员们将继续奋战在援吉抗击疫情的最前线,为生命站岗,无畏向前。
后勤保障:坚实后盾 默默付出
疫情防控也是考验应急准备的“保障战”。援吉初期,防疫物资一度紧张,缺口较大,队伍积极向上汇报、谨慎接受社会捐赠,稳定军心。同时,江西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和江西省人民医院领导非常关心前线,已从南昌向吉林发出三批计177箱医疗生活必需物资。
医疗队接受社会捐赠物资
在刘琳严谨细致地调度下,后勤保障组组长范越严把出入库关,清单台账清晰明了。酒精、消毒液等消毒物资是易燃易爆的危险品,为杜绝安全隐患,坚持做到双人出入、定期巡查,配备了专门灭火器。为落实闭环管理,队员们的一日三餐均送到房门口自取,后勤组每天统计104名队员的班次和房号,制定每人用餐时间,确保大家下班后都有热饭。组长是队员的贴心人,及时关心慰问队员,生活物品和药品都能及时送达队员房门口。队伍得到当地妇联的支持,得以补充必需的生活用品及食物。
为将防疫物资及时发放,后勤组一天组织多批次物资接收和分配已成常态,保证了前线的供给。做到了“后勤”不靠后 ,“保障”冲在前。
党建引领:战斗堡垒 党员先上
飞赴吉林的航班上,援吉林医疗队临时党支部成立了,队长方哲担任支部书记,联络员刘琳担任副书记。临时党支部有正式党员28人,预备党员2人,每周召开党支部线上会议。
党旗飘扬在江西省援吉医疗队驻地
一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党员带头第一批进病房。病房里,最苦最急最难的工作都是党员在承担。在接管病房后的第三个夜晚,一位患者突然病情恶化,值班党员黄翠兰主治医师沉着冷静、有条不紊地施救(心肺复苏等),使患者病情稳定下来,展现了一名党员医者过硬的专业技术与扎实的应急处置能力。
在接管病区的初期,医疗工作量巨大,医疗组多名党员,如医疗组长、支委吴西雅主任医师,支委黄勤副主任医师,王红鸾主任医师、刘诗英副主任医师、喻杰副主任医师、王曾庚副主任医师、鄢波副主任医师除了睡觉就在病房加班,抓紧时间开展病区的各项医疗工作。在党员的感召下,群众队员们奋勇争先,邹国明副主任医师、杨勇主治医师、罗琳琳主治医师主动加班,共同帮忙完成病区积压的工作。目前,临时党支部收到入党申请书62份。临时党支部在援吉抗疫工作中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是援吉医疗队克敌制胜的关键。
院感管理:严格依规 严谨细致
医院非常重视感控工作,队伍有罗斌华、吕芷娴作为感控专员,负责病房及队员驻地生活感染防控相关工作。院感组根据要求,对病房按照标准三区两通道布局,制定了防护用品的穿脱流程、队员驻地卫生防护要求等相关工作制度及流程,通过多媒体教学、现场演示、分散练习及一对一考核等方式,所有队员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了防护用品的穿脱。
院感组对全队进行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
在临时改造的新冠定点医院,2个病区都由队伍管理,防护用品补给等方面压力相当大。由于医院工作人员紧张,队员的进出管理、病区环境清洁消毒、患者用餐及生活物资运送、防护用品穿戴及摘脱区的清洁消毒等工作均由队员自行承担,无形中增添了许多感染的风险。
感控组队员进入病区开展日常防控检查工作
队伍的感染防控工作多次得到国家专家组陆群教授、茅一萍教授的指导。医疗队每日例行线上质控会,对感控工作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方案,事不过夜。特别是涉及采集核酸、收集转运医疗废物,侵入性操作及检查、转运患者等高风险环节,院感组对每个细节进行督导,时刻提醒,在定点医院的感控联合部及医疗队的共同努力下,医院感染防控相关制度及流程不断完善,感控工作持续向好发展。
人文关怀:温暖走心 体贴纾困
北方城市生活、饮食习惯与江西不同,当地酒店积极与我队沟通,饭菜尽量增添“江西口味”,每餐都多了一个小菜——辣腌萝卜。方哲发挥吉林本地人特点,想方设法,尽量满足队员的生活工作要求。由于工作日子久,有的队友头发长了,刘琳联系买来理发器,为队员理发,成为队里的“TONY老师”。
援吉医疗队这个大家庭里充满了爱,让队员们能够不断把正能量输出给病房里的患者。疫情期间,家庭成员如有阳性,必须单独隔离,在医疗队所管辖的隔离病房中,既有百岁老人,又有襁褓婴儿,还有临近预产期的孕妇。针对这些特殊患者,医疗队以“一人一策”的特色服务温暖着每一位患者的身心。面对高龄奶奶,队员根据特点进行日常护理;面对被单独隔离的孕妇,吃不下睡不好,有丰富经验的护士、助产士认真指导与帮助,使她们保持身心愉快。面对病房里的“留守儿童”,队员甘做孩子们的知心姐姐。那些来时倔脾气的老大爷、老大妈,出院时纷纷变成队员的忠实铁粉,发自肺腑的感谢话语温暖着每一位医务人员的心。援吉队员们表示,为隔离患者送上亲人般的温情与呵护,营造充满爱心的临时家庭氛围,“是我们该做的。”
二十多天紧张而有序的援吉抗疫工作得到了吉林省委省政府、吉林市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4月4日上午,吉林省政府省长韩俊一行到驻地亲切慰问江西省援吉医疗队,并对江西援吉抗疫工作表示了赞许和鼓励。
援吉林医疗队的工作也得到江西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的表扬。4月5日,江西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向援吉林医疗队全体家属专门致信慰问。信中写道:“江西省人民医院104名医护人员积极响应号召,讲政治、顾大局、舍小家、为大家,不畏困难和风险,第一时间奔赴疫情防控最前线,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优质的服务,全力守护患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彰显了伟大抗疫精神和崇高职业精神,展现了江西医务工作者和江西省人民医院的良好形象。”
英雄儿女援江城,赣吉同心抗疫情,江西援吉林医疗队一定会坚持完成任务,与吉林人民共同迎接疫情消散的春天!
文/图| 援吉医疗队临时党支部 方哲 刘琳 吴西雅 刘小丰 罗斌华 黄勤 刘诗英 范越 涂乐佳
编辑| 罗珊
审核| 罗昭淦
终审| 乐熙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