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全国多个省市遭遇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的疫情反弹。在这场鏖战中,医务工作者挺身而出,奋战抗疫最前线,其中不乏驰援兄弟城市的医疗队伍成员。在前方医护人员拼搏奋战的背后,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组织了一大批后勤保障人员,他们以平凡而踏实的工作,温暖感动激励着前线将士,默默筑起了一道抗疫“堤坝”的“基石”,为一线战友提供坚实的支持和保障,成为了抗击疫情的坚强后盾。
吉林、上海爆发疫情时,我院党委第一时间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讲话和批示指示精神,积极响应江西省委省政府、省卫健委的决策部署,迅速组建医疗队前往吉林、上海等地支援抗疫。同时,为让援外队员安心抗疫,解除其后顾之忧,院党委及时启动了服务援外抗疫医务人员家庭的保障机制,并将此项工作交由院工会牵头负责实施。
全面对接,建立网格化服务保障模式
在院党委的决策部署和坚强领导下,院工会立即响应后勤保障工作机制,迅速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服务保障工作格局,将全院各处(科)室一一对应至工会小组,设立网格化责任小组,指定工会小组长为后勤保障工作小组责任人,具体负责相应科室援外人员家属的后勤保障服务工作。接受任务后,工会在第一时间抽调骨干力量,成立援外医务人员家属应急保障工作专班,迅速组织工会成员,一对一地对援外医疗队员展开结对服务,第一时间将每一名援外抗疫人员的相关信息建档立卡;同时,建立“五个保障”微信群,让参与服务保障的人员第一时间与援外人员建立结对关系,相互间保持信息畅通,随时反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传达院党委的工作要求、人文关怀和亲人们的鼓励,凝聚起共同战疫的“爱心渠道”,形成了统筹高效的运行机制,有条不紊、及时高效地开展服务保障工作。
慰问援外地队员家属
行动有力,推出多种慰问鼓励关怀方式
2022年3月14日,随着省人民医院援吉医疗队的出发,做好援吉队员家属的关心帮扶工作以解决逆行战士的后顾之忧,成为院领导心中始终的牵挂。在网格化后勤保障机制下,各处(科)室负责人高度重视,以实际行动相继推出暖心贴心举措,全力做好一线医务人员及其家属保障服务工作。
援吉医疗队出征当天,院工会主席宋名娟第一时间设法联系到主动请缨的副院长方哲的夫人,表达了对方哲大爱无疆精神的敬意和对家属支持工作的衷心感谢,并表示坚决做好后勤保障服务工作;同时联系了方哲原单位,告知其已率队赴吉林援助抗疫的消息,希望双方共同协助做好其家属的相关后勤保障工作。
慰问援吉队员家属
预防保健处在接到分派任务后,积极主动作为,始终坚持勤联系勤关心勤帮助,践行对援吉抗疫人员家属的关爱。4月2日10时,保健处彭乐处长,副处长陈早芳、蒋红丽以及护士长分别上门来到援吉队员魏青、张小荣的家里,向她们的家人送上关心和祝福。
在母亲节、护士节即将来临之际,院党委研究决定,对支援上海、吉林的队员每人发放一份礼物,以示慰问和祝福。连日来,工会迅速把组织的温暖和院领导的关心,逐一对接传递,极大温暖激励着抗疫英雄们。援沪医疗队目前仍奋战上海,全队一致表示,感谢医院的关心关爱,将为尽快恢复上海社会经济正常秩序继续贡献力量。
体贴入微,切实解决医疗队员的后顾之忧
3月21日凌晨1时许,兰绍安的母亲突发不适,医院立即启动抗疫援外人员的保障机制,快速组织力量送其住院治疗。省卫健委党组成员、院党委书记钭方芳,院长陈志平第一时间来到病房看望慰问,关心其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嘱托她安心养病,遇到困难随时提出,医院将不遗余力给予帮助,并送上慰问金,祝愿她早日康复。此外,院领导们详细了解其治疗方案、病情进展和护理情况,叮嘱医护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以最优的服务和最精湛的医术,全力做好援外医务人员亲属的服务保障工作,让他们能够在前方安心工作,圆满完成任务。
5月8日,得知一名队员家中突遭变故,院党委副书记黄清率队急赴安义县看望慰问援沪医疗队队员的家属,并送上医院的关怀。
“一对一”结对服务
3月22日傍晚,我院“一对一”结对服务人员、保卫处徐颖博同志接到援外抗疫医师罗斌华岳母的电话,得知其岳父骑电动车时被迎面而来的电动车撞倒在地。他立即安抚老人并询问事发地点,随即汇报。工会第一时间协调医院有关部门安排车辆,并派出骨科医生和有关工作人员到场处理救治。老人家得到妥善医治照顾,对医院的关心和帮助表示感谢。
疫情防控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场动态清零战疫中的每一份坚守都值得歌颂,每一份奉献都值得赞美,正是这些点滴细微,汇聚起了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