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喜讯!江西省人民医院胡淑琴获评2022年度“江西最美捐献协调员” |
| 发布日期:2023-04-01 10:18 信息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访问次数:
|
|
| 2023年3月31日,从江西省红十字会获悉,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胡淑琴获评2022年度“江西最美捐献协调员”。
用心用情做好守护生命的“摆渡人”
胡淑琴,女,2014年起担任江西省人民医院人体器官获取组织(OPO)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红十字志愿者。她投身遗体器官捐献工作已超10年,从最初的江西省人民医院OPO筹建到如今的器官捐献学科发展,都始终坚守在协调员工作一线,心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生命与生命之间搭建起爱与希望的桥梁。累计参与协调器官捐献500余例,有400余例成功实施捐献。曾荣获2020年度“江西省优秀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荣誉称号。
干一行爱一行,脚踏实地
从事捐献工作的第一天起,胡淑琴就将对这份职业崇高的敬意和满腔的热爱投入到了实际工作中。一年365天24小时全天候无休保持通讯畅通。每一次接到潜在捐献信息,无论何时,身处何地,她都会立即放下手中的事情第一时间奔赴现场。有一年大年初一凌晨时分,正在睡梦中的胡淑琴接到服务片区潜在捐献情况的电话,睡意朦胧的她瞬间清醒,立即赶往医院开展工作,经过3天的多方协调,最终顺利实现新年的生命接力,让3名危重患者得以新生。2020年疫情严重的时候,她和同事在外出差协调捐献,没有餐厅营业,没有宾馆入住,只能24小时在医院连轴转,每顿饭只有泡面,她们终究是还克服一切困难,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干一行精一行,用心用情
每次在手术室见证捐献,胡淑琴都会深鞠躬为捐献者默哀,也为病患能重获新生而祝福。为表达对捐献者及其家属支持捐献事业的感谢,她尽己所能为家属们提供专业又贴心的服务,细致协助捐献者家属做好遗体善后事宜。她总是希望自己能多尽一点力量,多做些什么表达对这些无私奉献家属的爱和尊敬。每当看到潜在捐献者家属坚定地在《人体器官捐献亲属确认登记表》上签名时,胡淑琴总能感到肩上的责任与重量,这是一个家庭对生命的重托,又是多个家庭对生命的期待。为人体器官捐献者及其家属提供更专业更人性化的服务,做好守护生命的“摆渡人”,胡淑琴为自己能成为这样一个桥梁而感到自豪。
干一行钻一行,勤奋好学
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这份职业,相对“冷门”和“小众”,但是它的社会意义却深远重大,要做好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这份工作,不仅要具备一定医学常识,也要掌握相关政策以及法律伦理知识,还要提升沟通技巧。为了使自己更好更从容地从事这份工作,胡淑琴不断更新知识,反复学习,积极参与线上、线下业务学习和培训,向经验丰富的同事汲取养分,与省内、外兄弟单位同行进行交流、学习,更好的服务于器官捐献工作。此外,为贯彻“宣传动员是器官捐献工作的命脉”理念,胡淑琴连续多年参与并组织《脑损伤昏迷评估与器官捐献法规培训班》;每年6月11日都在医院组织、策划了遗体器官捐献主题宣传活动,2022年6月11日,她组织南昌医学院的青年学子们在江西省人民医院举行了器官捐献公益宣传活动及大型义诊活动,8月18日,她联系医院与省红十字会开展捐献宣传活动,院主要领导带头登记成为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在全院号召大家参加,取得了非常好的宣传效果。
在胡淑琴参与见证的典型案例中,赣州籍捐献者“小太阳”(2014年)、吉安籍捐献者蔡佳如(2018年)分别登上“中国好人榜”;江苏籍捐献者胡宏奇(2022年)的捐献事迹被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央广网、央视新闻周刊等国家级主流媒体广泛报道,向社会传递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形成了良好的器官捐献宣传态势。
她还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篇,完成省卫健委课题2个,分别是《互联网微信平台在器官捐献协调工作的应用研究》(第2作者);《江西赣州公民死亡后器官捐献病例对照研究及工作模式应用》(第3作者),并于2022年当选为江西省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文字丨宣传外事处 罗昭淦
图片丨胡淑琴等
编辑丨邓潇
审核丨罗昭淦
终审丨乐熙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