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发布日期:2023-04-30 16:17 信息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访问次数:
|
|
关注青年运动心脏安全,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脏预防评估与康复中心走进校园,与院校携手共同行动。
2023年4月25日下午,省人民医院-省心血管病医院预防评估与心脏康复中心专家一行与江西青年职业学院教务处、公共基础部等部门负责人就青年运动心脏安全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双方就安全运动评估可以做什么、校园青年的运动强度、运动损伤、学校师生是否有预防措施、预防运动猝死怎么做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中心负责人曹乾嫱表示,心脏猝死可以发生在运动中,也可以发生在运动后和休息时。在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的同时,还要提高广大教师和大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防范意识。为了更好地识别出猝死风险高的运动参与者,进行运动前的心血管风险评估非常重要。除了心脏猝死风险,长时间高强度运动训练可以增加心律失常发生的风险,对于希望开始体力活动或者习惯性进行运动训练的人群,定期进行相应的心血管风险评估,及时识别运动性猝死的潜在高危因素和高危人群,并根据体检结果对高强度运动的在校大学生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在参加剧烈运动和紧张的比赛前必须进行体格检查,包括临床检查和机能试验,尤其要重视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检查,排除心血管异常潜在疾患。此外,定期开展科普教育,对教师、校医进行培训,提高对运动高危风险的识别能力;对学生进行运动性猝死的急救学习,针对运动突发意外者抓好“黄金五分钟”,最大化提高其生存率。
2021年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中提出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赛事,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运动是健康生活中的重要部分。校园里,军训是每一个入校新生必修的体能训练,足球、篮球、羽毛球、田径等运动形式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运动强度的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也会随之增加。一项高校内发生运动猝死的原因调查表明,高强度运动会增加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脏猝死的风险,篮球、足球、田径赛跑等高强度运动中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高于其他项目。高强度运动中,青年运动性猝死的人数近十来年不断上升,成为社会关注的议题,甚至1个月中就发生了数起大学生运动猝死的事件:广州国际马拉松赛上一大学生运动猝死;上海某高校1000米测试一大学生运动猝死;湖北某高校1000米测试一大学生运动猝死……运动猝死虽然没有运动损伤那样高的发生频率,但它发生的突然性和严重性要远超运动性损伤。因此在高校体育锻炼具体开展过程中,运动安全与心脏安全不可忽视,其关系到大学生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运动可以提高心肺耐力、增强体能,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但高强度运动可能存在一定风险,我院心脏预防评估与康复中心把指导青年科学健身作为院外服务的一项重要任务,此次与江西青年职业学院的联合关注是一个开始。中心希望通过这样的医教联合,助力健康青年安全行动的中国目标。
文图丨心脏康复中心 肖桂花 曹乾嫱
编辑丨罗珊
审核丨罗昭淦
终审丨乐熙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