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仁医风范|廖凤翔:恪尽职守挂职锤炼 积极进取提升能力 |
| 发布日期:2023-12-18 11:08 信息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访问次数:
|
|
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廖凤翔自3月份挂职东乡区中医院副院长以来,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砥砺前行,开展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为东乡区中医院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效地提升了其影像科的服务能力和临床学科建设水平。
深化合作交流 建立双向转诊
省人民医院与东乡区中医院领导班子多次互访交流,建立了更加紧密的医联体关系。省人民医院多个临床学科与东乡区中医院相应临床科室建立了一对一的帮扶和双向转诊,积极安排进修和培训,依托省级医院强大医疗资源,助力东乡区中医院高质量发展。
引入医疗资源 促进学科发展
1.促进省级优质临床医疗资源下沉
廖凤翔积极导入省级优质临床医疗资源,多个学科的省级医疗专家定期到东乡区中医院坐诊、教学查房、指导手术等,并协助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大幅提高东乡区中医院临床学科的诊疗能力,让东乡区百姓不出家门也能享受到省级专家的医疗服务。
2.举行多次专家义诊
廖凤翔多次组织义活动诊和MDT,受益人数达千余人,期间发现并及时挽救了一名重度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生命,受到东乡区居民的交口称赞,也提高医院在东乡区的影响力和辐射范围。
3.举办多次学术讲座
廖凤翔相继组织举办了肺结节、甲状腺疾病、乳腺结节、肺癌、胸痛、神经疾病、骨质疏松症、妇科疾病等专题讲座,开阔了东乡区中医院临床医生的视野,提高对相关疾病的认识。
让影像融入临床
1.走进临床,帮助临床读懂影像
廖凤翔走进东乡区中医院各临床科室,深入调研,了解临床科室业务开展、发展现状及对影像的需求。建立影像与临床MDT交流群,及时解答临床影像问题和疑难病例。
2.融入临床,让临床医师用好影像
廖凤翔在全院及各临床科室进行影像专题讲座,让临床医师更好地了解和选择最合理的影像检查。
3.举办临床与影像沟通会
为了影像能更好地服务临床,同时了解临床对影像科的要求,廖凤翔邀请各临床科室主任举办了两场影像临床沟通会,促进影像和临床的交流与合作。
不断提升影像科服务能力
1.推动影像科规范化管理
廖凤翔按照《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影像管理与持续改进》高标准推动影像科规范化建设:统一影像报告模板,严格影像诊断报告书写,统一检查项目和收费标准,建立标准化扫描程序。
2.建立学习型科室
为加强影像科学习主观能动性,廖凤翔坚持落实每周一次的小讲课、疑难病例读片、每月一次的质控评价。
3.持续不断地开展新技术
为满足临床需求,廖凤翔带领影像科团队开展新技术和新项目近20项,包括CTA(包括冠状动脉、主动脉、肺动脉、下肢动脉等)、CT动态增强及MRI全脊柱成像、脑灌注成像、波谱成像,MRI脑动脉成像(MRA)、静脉成像(MRV)、MRI三叉神经、脊神经、臂丛神经成像等。
4.引进人工智能辅助影像诊断软件,实现云胶片
在东乡区中医院相继安装并应用冠状动脉CTA人工智能后处理软件、肺结节人工智能分析软件后,实现诊断报告和原始影像数据在线存储,提升医疗服务全过程的“舒适化、智慧化、数字化”。
5.影像科的“质”和“量”均明显提高
自廖凤翔任东乡区中医院挂职副院长后,2023年前半年业务“量”大幅提高,综合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8%,其中MRI业务收入增长65%。廖凤翔积极拓展院外影像业务,与院外3家医疗单位签订影像检查合作协议。
东乡区中医院影像科图像和报告质量、临床认可度、学习热情、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均明显改善,得到“质”的提升。
来源/东乡区中医院微信公众号
编辑/吴伊宁
主编/乐熙文 罗昭淦
监制/钭方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