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江西省人民医院,本站祝您身体健康!今天是: 预约挂号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热门搜索:
就医指南
预约诊疗 门诊安排 就诊流程
医保新农合 住院须知 查询服务
 
交通方位 健康体检  
 
  江西省人民医院 >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 >
喜讯!江西省人民医院陈建勇获评2024年江西省“最美科技工作者”
发布日期:2024-06-01 11:15    信息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访问次数:
  5月29日下午,2024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江西主场活动在南昌举行。活动现场,正式发布了2024年江西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陈建勇获评2024年江西省“最美科技工作者”!
 

陈建勇:愿做一束微光 照亮他人前行的路
  她创新医疗技术,规范诊疗流程,帮助数以千计的患者重获健康,她热爱学习,勇攀科研高峰,致力于推动消化学科发展;她忧患者之所忧、急患者之所急,用行动诠释医者仁心,她就是江西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陈建勇。
  作为消化内科学科领头雁,她带领医院消化内科快速发展,从小到有,成为中国食管胃静脉曲张诊治规范基地、江西省人民医院消化病学疑难病诊治中心、江西省门静脉高压联盟等一大批品牌建设单位。多年来,她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技帮助患者解除病痛,并且赢得了很多赞誉和荣誉:全国三八红旗手、江西省三八红旗手、中国好医生月度人物,江西省百千万人才、江西省卫生健康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西省医师奖、江西省医学会感染学会抗疫先进个人、江西省卫健委优秀共产党员,全国百名住院医师心中的好老师。
  她说,“我的名字可以解释为‘诚(陈)心为民,建设自身,勇攀高峰’,我愿做一束微光,在医学之路上照亮他人前行的路。”
 
创新技术  一心为患者造福
  癌症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也给家庭带来巨大精神压力和沉重经济负担。从医二十余载,陈建勇一直将“发现一例早癌,拯救一个家庭”这句话放在心上、扛在肩上,前往北京、上海、广州及美国芝加哥医院、意大利锡耶纳大学医院等国内外知名医院研修学习,探讨内镜下微创治疗下的早癌根治手术,开展内镜下精查消化道早癌技术,在对内镜技术“工匠”式的追求和创新中,为群众拉起早癌筛查“第一道防线”,挽救近百名早癌患者。
  时间来到2023年初,一位反复腹痛腹胀的患者,辗转多家医院做胃镜均未发现问题,经朋友推荐找到陈建勇。他讲述了自己深受腹痛腹胀困扰,但求医无果的痛苦与忧虑。陈建勇十分体谅病人的遭遇,在给病人做胃镜的过程中,一遍又一遍地精细检查,生怕错过哪个细节。果不其然,胃底小弯侧有一块黏膜有早癌的表现,精准取活检,病理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是胃早癌。她立即为患者实施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经过一周时间患者治愈后出院。
 
  “陈主任,您就是我的救命恩人呀”,出院时患者紧紧拉住陈建勇的手表示感谢。“不必客气,这是我们医生做了应该做的事情!”陈主任回答说。
 
  陈建勇孜孜不倦,引领创新,不断引进新方法,力求将最新的医疗成果带给患者。她在省内成立了门静脉高压MDT门诊,逐步形成了以内镜微创治疗为核心,“药物-内镜-血管介入-外科移植”的门静脉高压症诊疗模式。她较早在省内开展内镜下精准食管胃静脉曲张断流术,减少并发症少,减轻了患者痛苦、减少了治疗次数、节省了医疗费用。
 
  作为中华医学会食管胃静脉曲张规范诊治基地单位负责人,她建立起急诊内镜下止血长效保障机制,制定了规范的急性消化道出血急诊内镜下诊疗流程,使得每年数百名肝硬化大出血急危重病人转危为安;同时,建立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病人资料库及随诊系统,动态跟踪,改善了此类病人的长期预后,成功救治了不少既往需要外科手术的患者。她的努力有目共睹,树起了江西省消化医疗领域的一张名片。自她为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急诊内镜下治疗开通急诊绿色通道以来,挽救了数以千计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

奋勇攀登  引领学科发展 
  陈建勇始终认为,医疗技术是学无止境的,没有不断追求进步的精神,那是难以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的。她在工作中一丝不苟,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在学术上不断攀登。
  她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把学习放在第一位,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多次举办了国家级及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在全国大型学术会议上多次作中英文学术报告,且多篇论文获得优秀论文奖。作为江西省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她主持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厅重大课题等科学研究项目,发表SCI及其他核心论文30余篇。
  鉴于当前结核在世界范围内的重新流行,以及我国结核病高发,结核耐药甚至超级耐药菌种的增多,结核病治疗困难,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趋势日益明显,其国家级课题《IL-23/IL-17轴相关基因功能性SNP调控IL-17表达介导肠结核免疫应答的分子机制》研究从结核分子免疫的角度出发,为肠结核基因型特异性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也为结核免疫治疗,耐药结核的药物研发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靶点,为我国肠道疾病的人群早期筛查提供便利和减少国民医疗财政负担提供新的可能性。
  由于我国是肝病大国,肝病终末期肝衰竭十分常见,治疗困难且棘手,陈建勇主任从临床需要出发,其课题《p120-catenin对急性肝衰竭大鼠验证损伤的保护作用》为临床上寻找更多途径治疗肝衰竭提供新思路,对提高肝衰竭患者的生存率有重要作用,并取得相应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
  她提出的许多临床新观点,新经验,新技术得到业内同行及学者的广泛认可,积极推动了我省消化学科的科技创新。因为学术上的成绩,她担任了《中华消化内镜杂志》通讯编委、《江西医药》编委、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分会全国常委、江西省医学会内科学分会主委、江西省医师协会会长等社会职务。
  “我是科室这个家的家长,我有责任为年轻医师举好灯,铺好路”。作为科主任,她深知自己的职责,积极带领全科医护人努力钻研技术,努力开创医院消化内科的新局面。她倡导实施亚专业分组,为科室每个人做好职业规划,并不遗余力为其搭建平台,使其在各自的亚专业上精耕细作、建树颇丰。同时,积极与国内众多顶级医院进行合作,以“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对人才进行培养,在她的带领下,消化内科技术水平和科研平台蓬勃发展, 短短几年内成为省领先学科、全国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近年来科室先后成为中国食管胃静脉曲张诊治规范基地、江西省人民医院消化病学疑难病诊治中心、江西省门静脉高压联盟等一大批品牌建设单位,并成立 “一带一路“友谊”消化直通车万里行江西省人民医院基地”。
 
坚守初心 彰显医者情怀
  让医药学科技成果惠及更多患者,是陈建勇的最大心愿。她经常经常带头到基层义诊,为公众普及健康科学知识,她的临床技术和人文关怀赢得了患者和同行的称赞,成为了江西省消化内科领域的楷模。
  每次下乡义诊,不少村民早早站在村口,像等候亲人回家一样迎接陈陈建勇。走进村不到10分钟,一个临时巡诊台就搭起来了,她一边仔细耐心地给村民检查、诊断、开药、叮嘱,一边普及疾病预防知识,每次忙到很晚,才离开村里。
   不仅帮助基层群众看病,她还注重“授人以渔”,多次举办内镜学习班和学术交流会议,提高基层医师专业技能,推广科学经验。她还注重科研与教学协同发展。她在34岁时被南昌大学聘为硕导,开展“双语教学”并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以高度责任心、扎实理论功底、出色教学艺术和深厚学术素养,受到学生爱戴,至今已培养硕士20余名,并被中国医师协会评为“住院医师心中的好老师”荣誉称号。
  学生们常讲,“从陈主任身上不只是学到了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做学问、做人”。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在武汉疫情爆发的时候,为了疫情早日消散,守护百姓平安,陈建勇在全科第一个报名要前往支援,医院领导考虑到科室工作需要,让她坚守后方。她时刻关心抗疫一线家庭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忙。在科室人员捉襟见肘时,她说,“我家离医院近,有急诊内镜先给我打电话”,“我是一名老党员,要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不负职责使命”。
“我看到过很多病痛的面孔和无助的眼神,听到过很多痛苦的哀嚎和失声的痛哭,我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为患者撑起一片明亮的天空。”陈建勇说。
  医圣张仲景曾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当为良医。陈建勇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共产党员、平凡的科技工作者、可亲可敬的医者,用初心演绎着一部医疗、教学、科研的成功交响曲,描绘着一幅精诚为医的动人画卷。
 
文图/宣传外事处 乐熙文 罗珊
编辑/吴伊宁
审核/罗昭淦
终审/乐熙文


版权所有:江西省人民医院  通讯地址:南昌市爱国路152号  邮政邮编:330006 网站投递邮箱: jxphxc@163.com
   咨询电话:0791-86895550 传真:0791-86895863  赣ICP备12006239号-1  洪卫网审【2014】第10号
您是本站第:677624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