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江西省人民医院,本站祝您身体健康!今天是: 预约挂号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热门搜索:
就医指南
预约诊疗 门诊安排 就诊流程
医保新农合 住院须知 查询服务
 
交通方位 健康体检  
 
  江西省人民医院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
《江西晨报》逆行胰胆管取石抗击重症胰腺炎
发布日期:2012-11-21 09:48    信息来源:江西晨报    作者:邹悦悦    访问次数:
 访我省最早成立的消化科之一——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肝病科
  “我们科室自创建以来,已经有40多个年头了。近年来,科室开展了一系列的诊疗新技术,在重症胰腺炎的综合救治、各种消化道出血治疗、肠梗阻治疗以及抢救百草枯中毒治疗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疗效。”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肝病科主任胡坚方表示,该科室多年致力于治疗各种食管、胃、肠、肝、胆及胰腺等消化系统的疑难重症,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深得广大患者青睐和信任。2011年该科室救治了2000余名住院患者,而门诊患者统计数量多达4万余人。
  励精图治
  铸省内消化内科先进团队

  众所周知,消化系统疾病时常给人们带来痛苦和困扰,稍不注意,就容易出现恶化,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而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多数人逐渐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诸如熬夜、饮食不规律等等,这些都会成为引发消化系统疾病的“导火索”,并随时可能在体内“爆发”。
  “近些年来,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一直不断上升,且日趋年轻化。”消化内科/肝病科主任胡坚方说道。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肝病科以常见的各种消化系统疾病和疑难重症的预防、诊断、治疗为基础,尤其是在急性重症的治疗方面有独特的造诣,如ERCP技术(逆行胰胆管取石)、消化内镜下止血技术、血液灌流吸附技术以及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综合治疗和百草枯中毒急救等。
  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肝病科于1973年从内科分出独立成科,建科40余载,是江西省最早成立的消化科室之一。1976年成立了消化科所属的胃肠镜室,拥有最先进的胃肠镜设备,也是我省最早的胃肠镜室之一。医院消化科现有病房床位58张,有独立的消化专科门诊、消化专家门诊、肝病门诊、胃肠内窥镜室、HP检查室、Given小肠胶囊内镜检查室、ERCP和消化道支架微创治疗室以及病房急诊内镜治疗室等多个专业诊断治疗区域。
  “我们科室还是国家药物临床验证消化专业基地,开展了大量的临床药物验证工作。每年都要完成数项临床药物二、三期验证,为我国的医药卫生事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同时更加严格地规范了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使广大患者获益,从而更加信赖消化科。”胡主任向记者介绍时说道。
  多年来孜孜不倦的耕耘,使该科室已经成为了一支学术严谨又富于创新的临床医疗科研团队,无数患者在这里得到了精心的医治和周到的服务,解除了病痛,更恢复了健康和笑容。
  凝聚众多技术
  为重症胰腺炎患者送福音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属于急性胰腺炎的特殊类型,是一种病情险恶、并发症多、病死率较高的急腹症,其中80%的重症急性胰腺炎都是由胆道疾病、酗酒和暴饮暴食引起的。”胡主任说道,“我们科室常规进行的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综合治疗,使这个本来死亡率很高的危重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治疗包括逆行胰胆管取石技术的应用、鼻空肠管置入早期肠内营养、腹腔灌洗技术或血透技术、血液灌流吸附技术、积极抗炎及抗感染治疗等。全方位帮助患者脱离危险直至康复。”
  说到这些技术中的重点,就不得不提到逆行胰胆管取石技术了。因为80%的重症胰腺炎都是由胆总管结石引起的,而逆行胰胆管取石技术(ERCP)正是一项通过消化内镜下微创手术诊断和治疗胆总管结石病的技术,它使胆总管结石患者不再需要外科大手术来进行取石,微创手术后恢复快,也不用再担心结石病的复发,可以使患者终身获益。该项技术的运用使重症胰腺炎的死亡率从90%下降至10%以下,取得的效果十分显著。
  “这项技术熟练开展后,现在已经不仅仅限于治疗胆总管结石,还常规诊断与治疗不明原因的腹痛、晚期胰头癌、胆管癌造成的梗阻性黄疸及慢性胰腺炎,使这些病人的病痛得到了减轻,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胡主任说道。
  消化道出血内镜下止血技术
  使病危患者得到救治

  上消化道大出血是一种危重的急性病情,若未能得到及时救治,将迅速危及患者的生命,消化道出血内镜下止血技术又是消化科治疗各种消化道出血,尤其是急性危重的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重要技术。现消化科能够熟练开展的内镜下止血技术包括硬化治疗、套扎治疗、组织胶注射治疗、钛夹止血治疗、内镜下肾上腺素注射止血治疗、电凝治疗、血管介入栓塞治疗等等,这些治疗技术的熟练开展,救治了大量来自全省各地的病人。
  “我省是慢性乙型肝炎的高发地区,又是血吸虫病大省,随着现在人们饮酒量的增加,使这些因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人数逐渐增多。”胡主任说道,“肝硬化晚期的患者,常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这种出血病情往往十分凶险,其出血量大,在过去只能依靠外科手术,且救治成功率低,还有许多患者因肝硬化严重无法进行手术救治。现在我们已经应用内镜下止血技术,能够很有效地进行急诊止血,救治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病人。”
   消化道出血内镜下止血技术是一项临床上重要而实用的新技术,用于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如消化性溃疡病、消化道粘膜血管畸形、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疾病发生的出血,“我们消化科每年都要治疗大量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人,使病人转危为安。”胡坚方主任说道。
  让百草枯中毒患者获新生
  家属寒风凛冽送锦旗

  百草枯,这个词也许大部分人都不大熟悉,它是一种除草剂,同时也是一种剧毒农药。凡是服用了它到一定剂量的人,通常情况下若24小时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在数天内毙命,死亡率高达100%,而对于这样一种剧毒的农药,很多抢救方式往往无济于事。而就在去年的11月18日,年仅21岁的小杨因服用百草枯导致中毒而送进了省人民医院的抢救室,当时消化内科的医务人员们立即投入抢救。“由于小杨服用的剂量较大,入院时他的口腔已经发生了大面积的溃烂,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引起了呼吸困难、肾功能等多脏器衰竭的症状,情况十分危急。”科副主任陈建勇介绍说道。当时科室的医生们紧急对患者采取了有序的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激素、采用免疫抑制剂和抗感染药物等治疗,竭尽了全力,最后终于将小杨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这是消化科长年积累下来的成功抢救方法,也是近几年来成功救治的许多病例的其中之一。
  “采用血液灌流吸附技术及抑制纤维化技术抢救百草枯中毒在消化科已经取得了很显著的疗效,使这个过去几乎100%死亡率的中毒病症现在抢救成功率达90%以上,”胡主任说道,“当然这种抢救要成功不仅要求医疗技术的及时应用,还需要全科医护人员的通力合作,只有这样才能使救治工作及时、有效地得到实施。”
   在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治疗后,12月19日,小杨奇迹般地康复出院了。两天后,小杨以及他的父母、姐姐等家属顶着凛冽的寒风回到了消化科,这次他们一并带来了一面锦旗,上书:再铸品质辉煌,勇创医界奇迹——感谢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全体医护人员。“治疗的那段时间,儿子每天都很沮丧,为自己一时想不开喝农药自杀而感到后悔。造成难以挽救的局面,当时很多医院都不收,多亏了省人民医院伸出援手!”小杨的父亲激动地说。(摘自《江西晨报》2012年11月20日E10版)


版权所有:江西省人民医院  通讯地址:南昌市爱国路152号  邮政邮编:330006 网站投递邮箱: jxphxc@163.com
   咨询电话:0791-86895550 传真:0791-86895863  赣ICP备12006239号-1  洪卫网审【2014】第10号
您是本站第:677624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