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发布日期:2013-01-21 10:13 信息来源:江西卫生报 作者:罗昭淦 访问次数:
|
|
近日,省眼科中心的就诊病人络绎不绝,其中不乏一些家长带着婴幼儿。原来,这些家长是来为孩子预约视网膜病变检查。省人民医院眼科赖平红博士提醒各位早产儿的亲属:早产儿应及早进行视网膜病变检查,以免造成无法挽救的失明。
根据调查,每百名早产儿中有5至6名会发生视网膜病变,母乳喂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为41%,非母乳喂养的发生率为63.5%。“患此病的早产儿如果在出生后的三个月之内未能得到有效治疗,将双目失明。婴儿自身和父母家人均很难辨别婴儿是否失明,往往到发现后为时已晚。”赖平红介绍,当宝宝还在妈妈肚子里时,视网膜血管开始生长,但是长得比较缓慢,一直要到怀孕40周后才能生长完全。早产儿在出生时,由于还没到达40周,仍有部分视网膜血管未生长。通常情况下,这些血管在出生后还能继续生长,到出生后宝宝满2-3个月时才生长完全。
如果宝宝在出生后早期受到了外界不良刺激,比如过度吸氧,营养缺乏,严重疾病等因素的影响,视网膜血管就不能长成正常血管那样,而是长成斑痕组织。这些斑痕组织不仅不能向视网膜提供营养,还可能发生收缩,把原本平整的视网膜牵拉得皱巴巴的,就像一张揉成一团的胶片,使视网膜失去感光功能,宝宝丧失视力。
基本上,出生5-6周的早产儿就必须做第一次检查,以后至少每两周追踪一次,若有明显的恶化则需每周检查两次,甚至必须在三天内安排开刀冷冻治疗,直到发现颞侧的血管完全发育了,才不必追踪。目前,双目间接检眼镜是该项检查的“金标准”。(摘自《江西卫生报》2013年1月21日6版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