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江西省人民医院,本站祝您身体健康!今天是: 预约挂号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热门搜索:
就医指南
预约诊疗 门诊安排 就诊流程
医保新农合 住院须知 查询服务
 
交通方位 健康体检  
 
  江西省人民医院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
《江西广播电视报》克难攻坚 占领世界医学科研高地
发布日期:2013-03-25 11:14    信息来源:江西广播电视报    作者:童莉    访问次数:
——访江西省人民医院干部保健门诊主任医师刘建萍
  1月31日,国际著名杂志、Nature 旗下期刊《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首次出现江西人的声音——由江西省人民医院刘建萍主任医师和解放军总医院科研团队在再生医学领域的研究新成果:用小分子化合物直接诱导肝干细胞转化为胰岛素产生细胞的实验成果被刊发。这项研究在国内外尚属首次,为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前景广阔的设想。刘建萍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
  近日,本报记者来到了江西省人民医院,采访了刘建萍主任医师。眼前的刘建萍医师,特别随和、风趣健谈、没有架子,言语间充满了睿智。她告诉记者,这项研究成果是和解放军总医院科研团队合作共同完成的,目前尚处于基础研究阶段,是一种颇具应用前景的治疗方法,为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新路径。
  长年从事内分泌疾病的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工作的刘建萍,是江西省人民医院干部保健门诊的主任医师。从医近二十年,她在治疗内分泌疾病(包括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症)等方面颇有建树。她是江西省医学院最年轻的内分泌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也是在已具备主任医师资格后,毅然前去北京解放军医学院读博士的。回忆起当初读博士时的点点滴滴,刘建萍的眼角不禁有些湿润了。
  “那时我已经38岁。这个年龄,早已不是攻读博士的‘黄金时期’。何况我当时都已经拥有了主任医师资格。听说我要‘抛家弃口’去外地攻读博士,许多同事都表示不理解。其实,我当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出去看看,了解顶尖级的医院是如何进行临床、科研的。攻读博士虽然令我失去了一些东西,但同时我也收获了许多。江西省人民医院的领导非常支持我们的深造。那几年,我在北京把全部身心扑在工作和学习上,经常在实验室一呆就是十几个小时,做实验、写论文,一遍又一遍,反复地做,反复地改。我的这篇论文基本上就是在那里写成的,上面的每个英文单词,无不凝聚着我的心血和汗水。”
  目前,糖尿病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对于全球患病率第一的中国来说,糖尿病的防治更为重要。刘建萍说,糖尿病的治疗存在着很多认识上的误区。如,不愿打胰岛素,害怕成瘾;不吃主食,认为主食吃多了血糖会升高;只注重控制血糖,不注重生活方式的改变;迷信“降糖中药、保健品、偏方、祖传秘方”等。刘建萍说,这些错误观念,对一些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极为不利。
  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患者提高认识,走出误区;另一方面,刘建萍认为,医生也须仔细、认真地对待每一位患者,了解病情的细节。“曾有这样一个病例,当时这名患者患高血糖,糖尿病病史只两年,可口服各种降糖药物效果都不理想。”后来患者听闻刘建萍的名气,慕名找到她。接诊后,刘建萍思索患者服药无效的原因。了解病情后,她询问患者尿中是不是泡沫多。患者表示最近确实觉得尿中泡沫较多,但并未引起重视。刘建萍建议他去查一下尿的微量白蛋白。果然,这名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比正常人高几百倍,已经发生了严重的并发症——糖尿病肾病IV期。刘建萍建议他停口服降糖药,改用胰岛素,同时给予低蛋白饮食,控制血脂血压和注重生活方式。不久,这名患者的血糖被控制,而且并发症未再进展。患者由衷地感谢刘建萍的精心诊治。
  刘建萍最后告诉记者,她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在内分泌学术界有所成就。用自己所长,为病人造福。并希望有朝一日能走出国门,在国际学术交流上,代表着中国发言。“那将是我无尚的荣誉。我相信我一定能做到!”(摘自《江西广播电视报》2013年3月7日09版 )


版权所有:江西省人民医院  通讯地址:南昌市爱国路152号  邮政邮编:330006 网站投递邮箱: jxphxc@163.com
   咨询电话:0791-86895550 传真:0791-86895863  赣ICP备12006239号-1  洪卫网审【2014】第10号
您是本站第:677624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