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患糖尿病或导致视网膜病变,高度近视患者剧烈运动视网膜可能脱落……这些关于眼底病的知识你了解吗?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患眼底病的患者也越来越多,然而不少存在眼底病风险的人群并未察觉到。一些人还因为贻误最佳治疗时机,导致了失明。
专家介绍说,很多眼底病可以通过筛查发现,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糖尿病患者以及高度近视患者等特定人群都应该定期检查眼底。
为此,本报将于本周日(4月7日)举办眼底病健康筛查活动。届时,本报将邀请江西省人民医院眼科中心的专家与广大读者进行面对面交流。
病 例
高度近视者剧烈运动后视网膜脱落
今年40岁的凌先生一直患有高度近视,他在一次与朋友打羽毛球时,一个纵身跃起后瞬间感觉右眼发黑,第二天起床时发觉右眼看东西不清楚。经过医生诊断,凌先生的视网膜脱落了,必须紧急进行视网膜脱离复位术。
省人民医院眼科中心谢晖主任介绍说,中高度近视眼患者在做剧烈运动后,若出现眼前飘黑影或闪光感、视力下降,可能是视网膜脱落的前兆,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谢主任提醒说,高度近视眼患者最好不要参加快跑、跳水,以及篮球、排球、足球、过山车等剧烈性或对抗性运动,建议日常进行太极、慢跑等不容易伤害眼球的运动。
患糖尿病多年竟有眼病风险
家住广润门社区的侯奶奶今年73岁了,她患糖尿病已有七、八年,“血糖、血脂都正常,没想到怎么眼睛还出了问题。”
侯奶奶到医院检查发现,自己得了视网膜病变,如果不及时治疗很有可能失明。省人民医院眼科中心赖平红副主任介绍说,一半以上糖尿病病程在8年左右的患者可能出现视网膜病变,15年以上的患者出现的几率可达80%,年龄越大,发病的几率越高。
此外,27.3%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眼底并发症,严重威胁视力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则为6%到13%之间。这种“糖网病”早期治疗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而且早期预防的花费要远远低于晚期治疗的费用。因此,患者对眼病的预防尤为重要,可有效避免或者延缓眼病的发生。
医生解析
黄斑变性可致视力丧失
专家介绍说,黄斑变性也是一种常见的眼底病,可导致不可逆的中心视力下降及丧失,它是发达国家50岁以上人群中致盲的主要原因。我国一项调查表明,50岁以上老年人中黄斑变性的患病率高达15.5%,70岁以上患病率达到20.2%,也就是说,50岁以上老年人中约每7人就有1人是黄斑变性患者。
专家提醒说,大多数黄斑病变患者在疾病开始的3个月里会经历视力急剧下降,如果得不到及时规范化的治疗,两年内八成以上的患者将变成盲人,阅读、驾驶、洗衣做饭等基本日常生活将受严重影响。
健康提醒
50岁以上人群应定期检查眼底
谢晖主任介绍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最常见的眼底病之一,随着糖尿病患病人群的增加,这一疾病将变得越来越常见。糖尿病患者由于内分泌失调,会造成眼、心、脑、肾、神经等多种并发症,而糖尿病眼病是糖尿病早期出现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甚至会导致失明,一旦致盲不可逆转,因此患者和家属一定要重视。
记者了解到,眼底病的症状并不明显,所以当发现眼睛出现问题再治疗时,很多患者的病情已经很严重了,这也导致大部分病人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眼底病具有特殊性,容易伴随着其他疾病出现。”谢主任说,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肾病、糖尿病、血液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都会引发眼底病变。因此,50岁以上的人群要定期检查眼底,预防眼底病的发生。
本报活动
本周日开展眼底病健康筛查活动
省人民医院眼科中心主任医师王沛告诉记者,眼底病是眼底各种疾病的总称,包含的疾病有上百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变性、视网膜脱落、高度近视等都是眼底病的主要表现。
在王沛看来,眼睛不仅是观察世界的一扇窗,还是了解全身健康状况的一扇窗。老年人是慢性病以及年龄相关性疾病的高发人群,定期检查眼底能够及时发现隐匿的疾病,了解疾病进展。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患者,长期吸烟者、肥胖者,以及有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家族史者都应该定期检查眼底。
为此,南昌晚报《健康连线》专栏第3期将推出眼底病健康筛查活动,有相关症状的市民可以报名参加。届时,省人民医院眼科中心的专家还将现场坐诊,与您面对面交流。市民朋友可通过3种方式参与报名。
活动时间:4月7日8:00—12:00
活动地面:象山北路372号南昌晚报记者团大厅
报名方式:
电话预约:拨打15070024041进行预约。
网络预约:登录新浪微博,关注@南昌健康连线 (http://weibo.com/3201441210),通过私信预约;加入“健康连线俱乐部”QQ群(群号:141757588)进行预约。
根据时间安排,本次义诊大概接待100名读者,有需要者请在预约报名时填写姓名、性别、年龄、联系电话、相关病史等信息。
黄群 记者 陈龙 实习生 张泽周(摘自《南昌晚报》2013年4月2日A7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