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发布日期:2013-08-07 09:30 信息来源:江西卫生报 作者:胡坚方 访问次数:
|
|
脂肪肝近年发病率迅速上升,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发病率可达25%;在一些特殊人群如肥胖人群与2型糖尿病患者、酗酒者等脂肪肝的发病率更高;且患病者的年龄也在不断下降,平均年龄40岁,30岁左右的病人也越来越多,该病已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常见原因有肥胖、嗜酒、快速减肥、营养不良、妊娠等。脂肪肝病人临床表现多样,轻度者可以无明显自觉症状,有的仅有疲乏感,中重度脂肪肝有类似慢性肝炎的表现,可有食欲不振、疲倦乏力、腹胀、嗳气、恶心、呕吐、体重减轻、肝区或右上腹胀满隐痛等感觉。临床检查有肝脏轻度肿大,少数病人可出现脾肿大、蜘蛛痣和肝掌。
脂肪肝的治疗是需要长期而综合的治疗,主要包括针对病因的治疗,如长期大量饮酒者应戒酒。营养过剩、肥胖者应严格控制饮食,使体能恢复正常。有脂肪肝的糖尿病人应积极有效地控制血糖。营养不良性脂肪肝患者应适当增加营养,特别是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
调整饮食结构,提倡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糖、低脂肪饮食。不吃或少吃动物性脂肪、甜食(包括含糖饮料)。多吃青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及高蛋白质的瘦肉、河鱼、豆制品等,不吃零食,睡前不加餐。适当增加运动,促进体内脂肪消耗。如有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或肝硬化,则要积极采用药物治疗。
脂肪肝的发生与生活方式紧密相关,可以看成是代谢综合征的一部分,与高血脂、糖尿病、各类心脑血管疾病互为影响,应尽早注意预防及治疗。(摘自《江西卫生报》2013年8月7日5版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