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江西日报》呼吸内镜介入技术成为胸肺部疾病的微创诊疗好方法 |
| 发布日期:2015-02-03 17:18 信息来源:江西日报 作者:沈毅轩 访问次数:
|
|
这个冬天,从九江转诊上来的吴先生在江西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转危为安。刚来时,吴先生的病情十分危险,因支气管扩张、肺部感染合并咯血,入院后第二天夜里就出现800ml的大咯血,一时间呼吸急促,随时有发生堵塞气道的可能。命悬一刻之际,该院呼吸内科主任肖祖克带领其团队决定采用支气管镜下止血技术进行止血,经过巧妙的操作,止血成功,吴先生一周后康复出院。据了解,许多像吴先生这样肺不张、支气管肿物完全堵塞的患者均在省人民医院得到有效救治。
“如不解决堵塞,新生物可能快速生长并将肺部其他支气管堵塞,那时肺将失去功能。采用支气管镜下肿瘤套切术、冻融、冻切或氩气刀等治疗术来切除肿物,既微创又起效快,深受患者欢迎。”肖祖克介绍说,“以前,做内镜下的气管介入治疗会引起病人的不适,喷打麻药后对患者仍刺激大,咳嗽厉害。如今,呼吸内科联合麻醉科推出无痛支气管镜,在做镜子检查或治疗的15分钟过程中,麻醉师全程监护,患者无任何不适,检查或治疗完3分钟后患者即清醒,观察10分钟后便可自己走路回家。而我院的这项技术已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已成为目前治疗胸肺部疾病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据了解,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是省临床重点专科,共设有床位108张,两个病区和一个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开设了呼吸专科、专病、专家门诊。多年来,该科经历了“非典”、“甲流”、禽流感等传染病侵袭的考验,在呼吸系统疾病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呼吸系统危重病人的抢救和疑难杂症的诊治具有较强的优势。同时,在肺癌的诊治、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治,肺部阴影的鉴别诊断、不明原因发热的鉴别诊断方面,均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的规范化和管理,群防群治也属省内主导;对急慢性呼吸衰竭的抢救,特别是机械通气、尤其是无创通气的应用,有着独到的经验;对肺部感染性疾病,尤其对难治性肺炎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肺血栓塞的诊断治疗处于省内先进水平。1990年,该科曾在我省率先开展了气道支架植入手术,后又先后开展了球囊扩张术、冷冻、微波、射频、氩等离子等治疗技术及肺癌微创治疗,睡眠呼吸障碍诊治等,在省内有较大的影响力。
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有着80多年的成立史。早在上世纪30年代,该院就开设了肺痨病门诊和病房,并设立肺痨疗养院,收治肺痨病人,深受百姓赞誉。上世纪60年代该院正式成立呼吸内科。1976年成立呼吸病专业组,建立肺功能室和血气分析室;1983年成立呼吸病研究室。1991年设立独立病区,设有呼吸监护室、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室。1996年建立变态反应过敏原检测室、睡眠监测室。
这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的优秀队伍,每逢有重大疫情或突发传染病,该科医护人员就像战士一样冲锋在前。如今的呼吸内科现有医护人员63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承担了南昌大学医学院本科及研究生教学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科技厅及江西省卫生厅资助研究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近百篇,获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项。
岁末年初,天气变化较多、温差浮动较大,是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容易发病的高峰期,该院呼吸内科的医护人员们早已进入紧张的“备战阶段”,努力用最精湛的医术、最贴心的服务,帮助一批又一批新老患者治愈疾病、消除痛苦。(摘自《江西日报》2015年2月3日B2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