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发布日期:2016-01-20 16:51 信息来源:江西卫生报 作者:唐智明 访问次数:
|
|
关节镜是用于关节的一种内镜。应用于人体各关节伤病的检查诊断与治疗即称为关节镜技术。关节镜最初开始应用于膝关节,逐渐发展到肢体的其他各关节。20世纪70年代末,关节镜技术和设备引入中国,起初发展缓慢,90年代后,随着技术与设备的发展,在我国迅猛发展。其中膝关节镜技术发展最为成熟。关节内许多伤病的诊疗均可在关节镜下完成,是一种典型的微创诊疗技术,同时手术创伤小,康复快,效果好。
膝关节镜手术的适应范围相对较广,除了关节置换,关节骨肿瘤的手术不能镜下进行外,其他关节内手术基本均可在关节镜下或关节镜辅助下完成。关节镜手术包括以下几方面。1.半月板损伤:半月板损伤的切除、修整、成形、缝合修复、半月板移植。2.膝关节急性损伤的诊治,包括前后交叉韧带损伤的修复与重建等。3.滑膜疾病:包括类风湿性滑膜炎、痛风性滑膜炎、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滑膜软骨瘤病、滑膜皱襞综合症等。4.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的清理与冲洗引流,关节结核的清理,骨关节炎的镜下清理等。5.软骨损伤:软骨剥脱,髌骨软化,骨关节炎软骨磨损的镜下清理,微骨折技术修复,软骨移植技术。6.游离体摘除。7.骨折:关节内骨折,镜下监视下复位固定。8.髌骨脱位: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内侧紧缩,内侧髌股韧带重建等。9.膝关节粘连镜下松解。10.关节内软组织肿瘤切除。
关节镜手术后康复非常重要,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欲速则不达。康复的目标一般包括3方面,即肌力、活动度、本体感觉。术后抬高患肢以利消肿,并开始踝泵运动,术后第一天开始股四头肌肌力锻炼(等长收缩,直腿抬高或者抗阻力),一般每日3次,每次持续30分钟,锻炼后可使用冰敷,减轻疼痛及炎性反应。术后3-4天可拄拐下地,如行半月板缝合或者韧带重建,患肢完全负重需要推迟至术后1-2月。术后一周开始逐渐屈膝锻炼,主张被动屈曲锻炼,术后2月内达到正常屈曲度数,术后2月内避免主动下蹲超过90°。3月内避免剧烈活动,如系韧带断裂重建,建议1年内避免接触性对抗运动。可以使用平衡木、单腿支撑等锻炼平衡及本体感觉功能。(摘自《江西卫生报》2016年1月20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