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发布日期:2021-07-07 08:52 信息来源:记者 作者:宁艳阳 访问次数:
|
|
江西省人民医院始终坚守人民立场、涵养为民初心,凝练了“厚德精医,求实创新”的院训精神,铸就了“救死扶伤,服务社会”的服务宗旨。近日,记者走进有着124年深厚历史积淀的江西省人民医院,对话该院党委书记李秋根、院长谭友文,探寻公立医院“为人民服务”的真谛。
人民医院为人民
《中国卫生》:作为省级人民医院、有着浓厚红色底蕴的公益性医疗机构,在日常运行中,医院如何体现人民性、维护公益性?
李秋根:江西省人民医院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践行“人民医院为人民”的根本宗旨。
突出为民理念,对标医改要求。主动了解区域医疗难点,抛出共建相对紧密型医联体橄榄枝,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拓展远程医疗覆盖面,让“大病不出县”成为可能,为推进分级诊疗打下基础、凝聚共识。
围绕患者满意,打通就医堵点。建设智慧医院,引进支付宝人脸识别系统;重整便民服务格局,建立一站式门诊和住院服务中心;创建党员先锋岗,形成“微笑服务”示范效应;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打造9个疑难病诊治中心,提高疑难危重疾病诊疗能力。
担当不讲条件,履行公益责任。常年在江西省永修县立新乡鄢湾村派驻扶贫工作队,精准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多年来,持续承担援疆、援藏、援非等医疗援助任务。以江西省人民医院为主体组建的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江西),已成为一支立足本省、辐射周边的重要医学救援力量。
落实不打折扣,坚决执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任务。选派8批50人次参加援助武汉、随州、新余和乌兹别克斯坦抗疫医疗队,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坚决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坚持诊疗业务不停摆,积极配合复工复产各项任务。2020年10月25日,医院被确定为全省首个新冠病毒疫苗紧急接种点,目前日最大接种能力达到1200人次。
党的建设领航定向
《中国卫生》:坚持和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全面领导,是新时期公立医院建设和发展的根本遵循。医院如何落实这一要求?
李秋根:2019年3月,江西省人民医院作为全省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试点单位,率先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加强党对医院的全面领导。
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将党建工作纳入医院章程,明确党组织在医院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权责和机制,把党的领导融入医院治理各环节。制定党委会和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制定党委书记和院长定期沟通制度,修订党总支书记例会制度、中层干部例会制度、重大工作责任落实制度等,以制度为基石,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
队伍建设持续发力。在党员队伍建设上,党总支书记由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科主任或职能部门处长担任,并配备专职副书记;将支部建在学科上,党支部书记均由符合条件的科室或处室负责人兼任;强化党总支、党支部在医院重要工作和中心工作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注重将业务骨干培养为党员,将党员培养为业务骨干。
为进一步强化党建机制,医院创新性地在综合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方案中设置“党建行风”考核内容,推动实现党建和业务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
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医院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尤其是2020年,在打好疫情防控战的同时,4月各项诊疗业务基本恢复正常,5月实现正增长,下半年实现快速增长;职工收入同比增长11.23%。
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开局起步
《中国卫生》:高质量是时代发展的鲜明主题,跨越式是江西发展的必然要求。医院对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有何规划?
谭友文:“十四五”是公立医院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不可错过的关键期和机遇期。江西省人民医院将紧扣各项任务目标,以钉钉子精神,只争朝夕,奋起直追,不负人民,努力打造“四有”医院。
高标定位,打造有担当的医院。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发挥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等级医院评审评价指挥棒作用,推进医院整体和重点专项规划落地。以对外协作为提升途径,瞄准国内一流水平,与强者共生、与强者共谋,赢得更多资源和竞争优势。以彰显“省医”担当为己任,全力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等指令性工作。
改革创新,打造有实力的医院。强力突破重点学科,做强优势学科,补齐弱项短板,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江西省老年医院、江西省心血管病医院、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为抓手,打造“专精特新”科室。大力实施人才战略,稳住存量,提升增量,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全力加快项目建设,高水准规划建设新院区二期项目;推进新院区一期功能完善工程,以及老院区改造提升工程、能力提升工程。
统筹兼顾,打造有品质的医院。下好提升服务品质先手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控制药、耗占比,强化合理诊疗、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做好提升运营效益大文章,实施精益管理。
团结拼搏,打造有温度的医院。增强医院文化认同感,增强干部职工归属感和自豪感。构建和谐稳定发展观,提高项目推进、设备采购、人才引进的工作效率,树牢实干实绩导向。打好改善群众就医体验组合拳,着力提升群众获得感。
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升级
《中国卫生》: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是国家对大型公立医院发展提出的重要要求。医院有何探索?
谭友文: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总体战中,大型公立医院多院区、人才聚集、设备先进等资源优势更为凸显,更加坚定了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的步伐。江西省人民医院有着自己的布局和实践。
一方面,打造“一院两区”新发展格局,扩容优质资源。统筹规划两院区发展定位,做到差异化发展、同质化管理。在红谷滩新院区,将院前急救、优势专科、五大中心主体等集中设置;打造全省第一、国内顶级的心血管病医院,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心脏介入中心和器官移植中心;二期建设以神经系统疾病为主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在爱国路院区建立国内先进的老年疾病诊疗中心和老年医院,建好干部保健基地。
另一方面,下沉优质资源,带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探索医联体建设新路——相对紧密型医联体,即在现有行政区划、财政投入、人事管理和医保支付制度不变的情况下,和基层医院建立管理、人才、团队长期的互动、合作、帮扶机制,目前共签约相对紧密型医联体单位10家。作为江西省远程医学会诊中心,建立起“乡镇—县—地市—省—国家—国际”6级远程会诊网络,已覆盖全省120余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019年开始,开展“青年医师进社区”活动,招募200余名青年医师志愿者对接70家南昌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指导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居民普及健康知识、提供义诊咨询。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