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发布日期:2013-11-18 16:30 信息来源:骨二科 作者:董谢平 访问次数:
|
|
——鸡尾酒疗法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显奇效
2013年9月26日,86岁的离休老干部于大姐在江西省人民医院接受了左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术中,主刀医师董谢平为于大姐进行的一种“鸡尾酒疗法”在手术后发挥了神奇的疗效——术后患者几乎不感觉刀口疼痛,当天就开始了左膝功能锻炼;术后不到48小时,左膝就能完全伸直且屈膝功能超过了90度;术后不足72小时,左下肢便可伸直踢腿并持续抬高超过一分钟。
日前,骨二科主任董谢平作客名医讲堂,就老年人常见的膝关节置换手术进行了讲解。董谢平介绍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罹患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患者日益增多,其主要症状是膝关节肿胀、疼痛、上下楼梯和下蹲受限,严重者关节变形,日夜疼痛。许多患者经历了长期保守治疗后,仍不能改善症状,为提高生活质量,增强活动能力并由此增强体质,就不得不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这一终极治疗方法。
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的疼痛和关节功能改善程度除取决于原始病情、材料选择、手术技术等因素外,早期功能锻炼也是重要一环。然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常伴随着相当程度的疼痛,有些患者因为惧痛而不能在一周内练到屈膝90度,就可能因膝关节周围组织的挛缩、粘连造成关节僵直和疼痛。
董谢平介绍道,近年开展的膝关节周围注射混合镇痛药物 (俗称鸡尾酒疗法)等围术期无痛技术的综合应用,为换膝患者带来了福音,为减少患者的手术恐惧,获得良好的患肢功能创造了有得条件。
“鸡尾酒”的配方有多种,包含吗啡、罗哌卡因、复方倍他米松、肾上腺素等。吗啡可与关节周围炎性组织中鸦片样受体结合,减弱中枢神经系统的疼痛感觉传入,从而减轻疼痛。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得保松注射液)可抑制产生炎性介质的类花生酸途径,从而降低周围致敏作用和疼痛感受器的激活。罗哌卡因低浓度、小剂量即可达到阻滞感觉神经目的,且对心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小,患者能承受较大剂量;罗哌卡因还具有血管收缩作用,能减少血浆吸收,延长药效时间。再配合适量肾上腺素,则可进一步延缓对该药的局部吸收速度,延长作用时间。
董谢平介绍,“鸡尾酒疗法”是非常安全有效的镇痛技术,已在发达国家和国内大型医院获得广泛应用。骨二科在引进应用“鸡尾酒疗法”等系列镇痛技术的同时,还在创建无痛病房,希望此举能造福于更多的骨科伤病患者。
专家名片:
董谢平,主任医师,硕导,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伤残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委员和脊柱外科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灾害创伤救治全国专家组副组长、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委、《临床医学工程》杂志常务编委。擅长脊柱与四肢的骨关节损伤、感染、肿瘤、退变性疾病和先后天畸形的诊治,尤擅微创进行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折和人工关节置换等手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