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帮患者节约6万余元!省医创新心脏手术方式化解起搏器裸露难题 |
| 发布日期:2021-04-22 10:08 信息来源:省心血管病医院八科 作者:刘元庆 访问次数:
|
|
今年4月份,叶先生遭遇一件痛苦的“心”事:植入体内5年的心脏起搏器部分露出了体外,救命的利器已成为夺命的隐患。这种情况非常棘手,在国内少有医院能够处置,在发达地区手术治疗动辄近10余万元。他辗转来到江西省人民医院求医,被收入省心血管病医院八科(起搏与结构性心脏病病区)。刘元庆手术组为他采用新技术摘除了植入物,同时节约了6万元医疗费用,得到患者和家属的赞誉。
事情要从5年前说起,因反复神志不清倒地,家人急送叶先生入医院,被诊断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安装心脏起搏器后他恢复了正常生活。近两周前,叶先生体内安装起搏器的位置突然化脓,起搏器一夜间暴露在皮肤外。刘元庆副主任医师告诉他:原来救命的起搏器现在因感染后变成一个致命的异物,伤口会经久不愈,发热,引起菌血症或心内膜炎。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将已被污染的电极导线取出体外。感染控制后再重新植入一个起搏器,但拔除起搏器可能出现三尖瓣撕裂、心包填塞、上腔静脉破裂等一系列危及生命的风险。仅单拔除起搏电极的治疗费用就要5-10万元,这对患者说是一笔无法承担的开销。叶先生怀着焦急的心情找到省心血管病医院王洪副院长,希望能解决问题又不因病举债。
考虑患者经济困难,经省心血管病医院洪浪院长、王洪副院长、刘元庆副主任医师、柴育亮和刘强主治医师反复研究病情,考虑患者起搏器已经植入5年,电极与腔静脉及瓣环粘连,决定先徒手经上腔静脉拔除电极,拔除困难情况下再采用经下腔静脉用圈套器加用面条导丝抓捕电极的新技术。该技术可增加手术成功率,明显降低手术费用。2021年4月13下午5时,手术在临时起搏器保护下开始,历经2小时,成功为患者拔除电极,手术过程顺利。手术费用才不到1万元!为患者节省了手术费近6万。术后叶先生感叹:省医医术高超,心系患者;服务贴心,手到病除。
目前叶先生病情平稳,起搏团队计划近日在他右侧胸壁(对侧)重新植入一枚永久起搏器。
刘元庆介绍,长期以来,起搏器感染的处理,尤其是电极拔除领域始终是世界范围内的难题,存在较大的技术难度,如操作不当会造成心脏破裂导致死亡,让国内专家望而却步。近年,随着中国起搏器植入数量的迅猛增加,起搏器感染数量也逐年上升,电极拔除也日益成为关注的热点、难点。常规拔起搏电极需要锁定钢丝、机械鞘、激光鞘等拔除工具,花费约5-10万元。
在江西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医院洪浪院长的带领下,医院在省内较早开展起搏器电极导线拔除术,已成功为多名患者实施电极拔除术,成为省内电极拔除领域的高地。医院起搏电生理团队2020年开展起搏器植入手术500余台,其中CRT/CRTD 30余台,手术量及安全性均位居全省第一位。
温馨提示
就诊地址:江西省人民医院红谷滩院区(红谷滩新区丰和北大道266号)心血管内科八病区(结构性心脏病/心脏起搏病区)2号楼15楼,联系电话:0791-87721381
专家门诊时间安排:
洪浪主任医师:红谷滩院区门诊周一上午、爱国路院区门诊周二上午
洪明主任医师:红谷滩院区门诊周二上午、爱国路院区门诊周一上午
周裔忠主任医师:红谷滩院区门诊周四上午、爱国路院区门诊周五上午
刘元庆副主任医师:红谷滩院区门诊周三、周五上午
起搏器程控随访地点:江西省人民医院红谷滩院区门诊2楼三十二诊室;
起搏器程控随访时间:每周三、周五上午(节假日除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