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省心血管病医院十科为71岁女性患者开展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 |
| 发布日期:2021-06-02 18:20 信息来源:省心血管病医院十科 作者:李建文 访问次数:
|
|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发展的趋势,老年瓣膜退行性病变发生率不断升高,其中主动脉瓣狭窄已慢慢成为这一人群常见瓣膜性心脏病。对于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外科开刀置换曾经是唯一可以延长生命治疗手段,但部分患者常因高龄、低体重、心功能不全、糖尿病等合并症,致使手术风险极大,导致无法实施有效治疗。随着前沿新技术的推广,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这项微创手术,给此类患者带来了福音。
这是一位主动脉瓣重度狭窄的患者,女性、71岁,体重40kg,于1年前反复出现胸闷、气逼,3天前症状加重不能缓解,于5月17日晚由江西省心血管病医院十科收治入院,入院时大汗淋漓,血压偏低,外周血氧低于90%,濒死感明显,经医护人员对症治疗后症状逐渐缓解。
心脏超声提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瓣口面积0.26cm2,正常值3-4cm2),射血分数30%(正常值50-70%),血小板减少,结合其年龄、体重、相关评分,明确其为极高危主动脉瓣狭窄患者,随时有猝死的风险,并且无论是外科还是内科,手术风险均非常大,并且在TAVR术中有循环崩溃的风险。
完善术前检查后,在省心血管病医院院长洪浪的主持下,联合超声、麻醉、心外、护理、重症等多学科进行详细的术前讨论,并评估ECMO必要性,制定详细手术策略及紧急状况下的应对方案。曾洪主治医师与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并对这种疾病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同时结合术前讨论方案及检查结果,告知手术方案及风险,家属经过权衡,选择TAVR这项微创手术方案。
5月19日,朱奶奶被送入介入室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由于下肢血管入路极度扭曲,并且低血压,难以耐受长时间麻醉及手术,洪浪团队简化方式建立入路,再进行全麻,并迅速完成垮瓣、球囊扩张及Venus A 26mm瓣膜释放,术后造影提示瓣膜位置良好,无瓣周漏,左心室与主动脉压差从术前139mmHg降至7mmHg,手术非常成功。从病人上台至股动脉缝合共耗时100分钟,术后转入CCU进行复苏,继续监测生命体征。
该例患者为洪浪团队完成的第28例TAVR手术,系常智堂副主任医师治疗小组成功完成的第11例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
手术次日,患者从监护室步行返回普通病房,复查各项指标均较术前明显好转,术后第5天出院。看到朱奶奶术后康复得很好,家人如释重负,为表达感激之情,给洪浪主任医师及心内十科医护团队赠送了锦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