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江西省人民医院,本站祝您身体健康!今天是: 预约挂号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热门搜索:
就医指南
预约诊疗 门诊安排 就诊流程
医保新农合 住院须知 查询服务
 
交通方位 健康体检  
 
  江西省人民医院 > 新闻中心 > 科技新闻 >
仁医病例丨人工肝:肝衰竭患者的“方舟”
发布日期:2023-05-05 15:49    信息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访问次数:
  自2023年2月1日开科以来,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陆续收治了各种类型肝衰竭患者,尤其是近2周来,肝衰竭患者就诊量逐渐增加,不乏高龄合并有多种疾病及各种并发症的危重症病例:肝硬化基础上出现急性肝衰竭、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等。诸如此类患者病情多较危重,且起病急,短期内出现肝内细胞大量坏死,肝脏体积萎缩,并发重症感染等出现严重临床症候群,病死率高,临床抢救成功率低,给临床救治工作及家庭均带来巨大的心理和经济压力。
 
  在科室首席专家张一主任医师、科负责人车媛梅副主任医师带领下,感染性疾病科已成功开展人工肝技术,为肝衰竭患者营造出生命的“方舟”。
 
  
  病例一
  这是一名女性老年肝衰竭患者,在长期服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基础上出现急性肝衰竭。
 
人工肝术前的股静脉置管—架起人与机器的桥梁
术前的护理准备工作是确保整个人工肝过程安全的基础
人工肝术中严密临床观察及监测
 
  经过两次人工肝术后,该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肝功能逐渐处于恢复过程中。
 
  病例二
  这是一名中老年男性患者,在肝硬化基础上,停用抗病毒药物后出现肝衰竭;黄疸急剧升高,短期内病情明显加重。
 
  术前,予以患者普通药物治疗效果差,肝功能损伤进行性加重。第一次人工肝术后三天,患者肝功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好转。
 
 
  随着治疗的深入,上述两位患者病情有进一步好转。随着该项技术在省人民医院推广开展,可以大大提升该类患者的生存率、降低病死率,提升医院对危重症肝炎患者、肝衰竭的综合救治能力,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仁医科普
  肝衰竭,是由病毒感染、酒精、药物、肝毒性物质等多种因素引起的肝脏损害,导致肝脏的合成、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黄疸、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腹水为主的一组复杂的临床症候群。
 
  如2周内出现2度以上肝性脑病或其他重型肝炎表现者(黄疸迅速升高、严重的消化道症状等)为急性肝衰竭,此类患者由于肝细胞功能障碍的迅速发生,短期内出现高胆红素血症,高内毒素血症等,有很高的死亡风险。在美国和欧洲,每年至少有3万名患者被诊断出肝功能衰竭。在中国,每年有超过50万人感染乙肝,另外还有3000万慢性肝炎患者面临感染的风险。肝衰竭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不低于任何一种恶性肿瘤。然而,目前临床上肝衰竭的治疗方式非常有限,存在巨大的临床需求;在治疗上,肝移植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由于成本高和供体有限而受到极大的限制。
 
  人工肝—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包括血浆置换、血浆(血液)灌流、特异性胆红素吸附、内毒素吸附等等血液净化技术,主要作用是清除患者血中毒性物质及补充生物活性物质,治疗后可将血中胆红素明显下降,凝血酶原活动度升高;对于肝衰竭患者可以争取有效时间得以让体内肝细胞再生,提高肝衰竭抢救成功率,降低临床死亡率,同时也可为肝移植术前延长宝贵的等待时间。

文图丨感染性疾病科 李朝亮 车媛梅
编辑丨吴伊宁
审核丨罗昭淦
终审丨乐熙文
 


版权所有:江西省人民医院  通讯地址:南昌市爱国路152号  邮政邮编:330006 网站投递邮箱: jxphxc@163.com
   咨询电话:0791-86895550 传真:0791-86895863  赣ICP备12006239号-1  洪卫网审【2014】第10号
您是本站第:677624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