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江西省人民医院,本站祝您身体健康!今天是: 预约挂号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热门搜索:
就医指南
预约诊疗 门诊安排 就诊流程
医保新农合 住院须知 查询服务
 
交通方位 健康体检  
 
  江西省人民医院 > 新闻中心 > 科技新闻 >
血脉相连,爱破“血障”——江西省首例ABO血型不相容亲属活体供肾移植获成功
发布日期:2025-07-11 10:13    信息来源:宣传外事处    作者:admin    访问次数:

  近日,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器官移植科完成了一场特殊亲情传递,在院领导统筹支持下,器官移植科联合输血科、检验科、肾内科、药学部及麻醉手术部组建多学科诊疗团队,经过精密筹备与科学部署,2025年6月17日成功实施江西省首例AB0血型不相容亲属活体肾脏移植术,7月4日供受者均先后康复出院。

 

陈先生母子赠送锦旗与移植多学科团队成员合影

  9年前,陈先生被诊断为肾功能异常,幸福生活就此蒙上阴影。尽管多年寻医问药,病情仍逐渐恶化至尿毒症期,他开始了无止尽的血液透析治疗。漫长的透析治疗不仅让他饱受并发症折磨,也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他曾一度想要放弃,但在家庭的支持和鼓励下,他决定寻求肾移植,而母亲毅然决定捐出一侧肾脏,助他重获新生。

  经多方打听,今年3月陈先生慕名来到江西省人民医院。在完善母子二人的配型检查后,血型的不相容让陈先生濒临绝望,在了解到如今的医疗水平可以克服血型的障碍时,他重燃希望,恳请器官移植团队助他重获新生。

 

移植手术进行中

  在了解到陈先生的情况后,院领导高度重视,迅速启动伦理审批。器官移植中心主任李新长牵头,多次向国内其他移植中心学习经验、组织院内MDT,针对术前、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反复研讨,制定了精准的围手术期管理方案和应急预案。最终,手术顺利完成,母子二人均顺利康复出院,为这场饱含母爱的生命接力画上圆满句号。

  上世纪50年代,医学领域首次公开报道了ABO血型不相容肾移植手术的开展,这一尝试标志着器官移植技术在突破血型限制方面迈出重要一步,但遗憾的是超急性排斥反应带来的危害严重制约了该技术的发展。20世纪以来,随着利妥昔单抗、依库珠单抗等抗体在移植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血浆置换技术的日益成熟,推动了血型不相容移植技术的发展。目前,术前应用利妥昔单抗联合血浆置换技术清除预存ABO血型抗体,已成为血型不相容移植术前处理的标准方案,也是其区别于ABO血型相容肾移植的核心所在,在临床实践中获得广泛认可。然而,围术期的具体实施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血浆处理方案的优化、血型抗体滴度目标值的设定与监测、抗体反弹的应对策略、免疫抑制方案的制定、凝血功能紊乱的监测与纠正、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与处理、外科并发症的防治以及感染防控等关键问题,均需重点关注和深入研究。

  陈先生的顺利出院,标志着江西省首例ABO血型不相容亲属活体肾移植在省人民医院成功实施,器官移植团队在多学科团队的精诚协作下再次实现了移植技术的重要突破。该手术不仅为患者家庭重燃希望,更意味着赣鄱大地将有更多因血型限制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可在省内获得优质的移植治疗。

 

学科介绍

 

  作为江西省器官移植领域的领军力量,江西省人民医院在学科建设与技术突破上持续发力。2007年,医院首批通过国家卫健委审核,获得肝、肾器官移植资质;2021年,成功入选省内首批具备心、肺、肝、肾、胰腺、小肠六大实体器官移植资质的医疗机构。2022年,经江西省卫健委批复,江西省器官移植中心正式落户我院。目前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单位、江西省医学领先学科,江西省器官移植专业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江西省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首届主委单位、器官移植江西省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

  自1994年开展肾移植技术以来,已累计完成肾移植2189例,其中最长带功存活者已达29年(1996年至今);自2001年开展肝移植手术以来,累计完成741例,最长带功存活时间达20年(2005年至今)。自2021年获得心、肺移植资质后,已成功实施心脏移植20例、肺脏移植4例,不断刷新江西省器官移植领域的技术高度与生命奇迹。



版权所有:江西省人民医院  通讯地址:南昌市爱国路152号  邮政邮编:330006 网站投递邮箱: jxphxc@163.com
   咨询电话:0791-86895550 传真:0791-86895863  赣ICP备12006239号-1  洪卫网审【2014】第10号
您是本站第:677624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