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首页 组织机构 党务公开 工作动态 组织统战 网上党校 医院文化 党风廉政 群团工作 先进风采 普法教育
  党务公开
江西省人民医院 > 党的建设 > 党务公开 >
江西省人民医院2020年4月政治学习内容
发布日期:2020-04-14 17:05信息来源:未知作者:admin访问次数:
2020年4月政治学习内容
目录
u 国家安全教育专题学习:学习习近平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2020年)
u 学习二〇一九年推进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综述
 
 
一、学习习近平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2020年)
习近平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2020年)
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VW001.045.20200117.001
2019年,政法战线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在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效,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创造了良好环境。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要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放在第一位,继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着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
习近平2020年1月17日对政法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
VW001.045.20200203.001
这次疫情暴露出我们在城市公共环境治理方面还存在短板死角,要进行彻底排查整治,补齐公共卫生短板。我们早就认识到,食用野生动物风险很大,但“野味产业”依然规模庞大,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了重大隐患。再也不能无动于衷了!我已经就这个问题作出了批示。有关部门要加强法律实施,加强市场监管,坚决取缔和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市场和贸易,坚决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从源头上控制重大公共卫生风险。
习近平2020年2月3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的讲话
VW001.045.20200214.001
要全面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认真评估传染病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引发这次疫情的病毒,包括此前的非典、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疫情的病毒,多数病原体来自野生动物或与之有关。生物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全人类面临的重大生存和发展威胁之一,必须从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要全面研究全球生物安全环境、形势和面临的挑战、风险,深入分析我国生物安全的基本状况和基础条件,系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尽快推动出台生物安全法,加快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度保障体系。
习近平2020年2月14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时的讲话
VW001.045.20200223.001
公共卫生安全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各国携手应对。要继续同世卫组织保持良好沟通,同有关国家分享防疫经验,加强抗病毒药物及疫苗研发国际合作,向其他出现疫情扩散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体现负责任大国担当。
习近平2020年2月23日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VW001.045.20200225.001
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各级党委要把“三农”工作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统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把农业基础打得更牢,把“三农”领域短板补得更实,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
习近平2020年2月对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据新华社北京2月25日电
VW001.045.20200302.001
要坚持在疫情可溯、可诊、可防、可治、可控方面合力攻关,通过打这场硬仗,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科技,拿出更多硬核产品,为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国家战略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2020年3月2日在军事医学科学院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的讲话
VW001.045.20200302.002
我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风险,始终是我们须臾不可放松的大事。要健全国家重大疫情监控网络,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前沿技术攻关和尖端人才培养力度,尽快提高我国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和水平。
习近平2020年3月2日在清华大学医学院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的讲话
VW001.045.20200302.003
完善平战结合的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风险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事关社会大局稳定的重大风险挑战。要把生物安全作为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平时和战时结合、预防和应急结合、科研和救治防控结合,加强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和能力建设。要统筹各方面科研力量,提高体系化对抗能力和水平。平时科研积累和技术储备是基础性工作,要加强战略谋划和前瞻布局,完善疫情防控预警预测机制,及时有效捕获信息,及时采取应对举措。要研究建立疫情蔓延进入紧急状态后的科研攻关等方面指挥、行动、保障体系,平时准备好应急行动指南,紧急情况下迅速启动。
习近平2020年3月2日在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专家学者就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工作座谈时的讲话
VW001.045.20200302.004
生命安全和生物安全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也是国之重器,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是国家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加快推进人口健康、生物安全等领域科研力量布局,整合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药卫生、医疗设备等领域的国家重点科研体系,布局一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加大卫生健康领域科技投入,加强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医疗健康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加快提高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领域战略科技力量和战略储备能力。要加快补齐我国高端医疗装备短板,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这些技术装备瓶颈,实现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可控。
习近平2020年3月2日在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专家学者就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工作座谈时的讲话
VW001.045.20200302.005
加强疫情防控科研攻关的国际合作。公共卫生安全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各国携手应对。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多个国家出现,要加强同世卫组织沟通交流,同有关国家特别是疫情高发国家在溯源、药物、疫苗、检测等方面的科研合作,在保证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共享科研数据和信息,共同研究提出应对策略,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习近平2020年3月2日在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专家学者就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工作座谈时的讲话
VW001.045.20200331.001
迅速调集力量开展科学施救,在确保扑火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全力组织灭火,严防次生灾害。当前正处于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易发高发期,最近四川、云南、福建、湖南等地接连发生森林火灾和安全事故,加上清明、春汛临近,火灾、洪涝等安全隐患突出,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在统筹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同时,抓实安全风险防范各项工作,坚决克服麻痹思想,深入排查火灾、泥石流、安全生产等各类隐患,压实各方责任,坚决遏制事故灾难多发势头,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习近平2020年3月31日对四川凉山州西昌市经久乡森林火灾作出的重要指示
VW001.045.20200410.001
当前,全国正在复工复产,要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分区分类加强安全监管执法,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从2019年的情况看,全国安全生产事故总量、较大事故和重特大事故实现“三个继续下降”,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但风险隐患仍然很多,这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生命重于泰山。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把安全生产摆到重要位置,树牢安全发展理念,绝不能只重发展不顾安全,更不能将其视作无关痛痒的事,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针对安全生产事故主要特点和突出问题,层层压实责任,狠抓整改落实,强化风险防控,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习近平2020年4月对安全生产作出的指示,新华社北京4月10日电
 
 
二、二〇一九年推进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综述
浓墨重彩书写依规治党新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二〇一九年推进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综述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第七十个年头。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必依法度。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方位推进新时代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在党内法规制度的坚持和巩固、完善和发展、遵守和执行上,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效。
把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放在党的长期执政中来谋划和部署
 “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长远之策、根本之策,作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党的十九大提出,增强依法执政本领,加快形成覆盖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各方面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加强和改善对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
——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把“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写入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为坚持党的领导提供坚强制度保障。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作出了完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的重大部署,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治国理政全过程各方面。
2019年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两项重要议题迅即引起各方面高度关注。
——决定2019年10月召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
两个月后,《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经全会审议通过,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为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
——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执行责任制规定(试行)》。习近平总书记对进一步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作出重要指示:
“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必须坚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尊崇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
“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把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和维护党的集中统一有机结合起来。”
“必须坚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必须坚持系统推进,有规可依,有规必依。”
“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既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又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
这3部党内法规公布后,社会反响热烈。“制定修订这3部党内法规,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的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和制度成果,体现了对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规律性认识的深化,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高度重视,向世人昭示了用制度把我们党建设好的坚强决心。”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教授说。
以搞好制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进一步健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
2019年7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搞好制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空白缺位的抓紧建立,不全面的尽快完善,成熟经验及时推广。”
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制定修订了190多部中央党内法规,出台了一批标志性、关键性、基础性法规制度,有规可依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搞好制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新时代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必须回答好的重大命题。
 “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任务、方向和工作着力点,为做好新时代党内法规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中国法学会党内法规研究中心同志说。
——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法规制度。出台《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等重要法规文件,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摆在政治纪律的第一位,推动全党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更加清醒坚定,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更加自觉。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从党的十九大确定的战略目标和重大任务出发,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加快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一年来制定修订14部条例,占现行条例1/3以上,出台数量为历年之最。
党的组织法规方面,《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等相继制定修订,巩固党的集中统一的组织制度更加完善。
党的领导法规方面,出台《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等,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彻到各项事业中。
党的自身建设法规方面,制定修订《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等,为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党的监督保障法规方面,制定修订《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等,更好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
——坚持立改废并举,推动法规文件减量提质增效。继2012—2014年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集中清理之后,2019年上半年顺利完成中央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第二次集中清理工作,对纳入清理范围的中央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废止54件、宣布失效56件、修改8件,对14件涉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中央党内法规作出一揽子修改,各地区各部门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也都在下半年完成,进一步实现了法规制度的瘦身健身,有力维护了党内法规和党的政策的统一性、权威性。
把党内法规制度执行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推动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人们还记得,2019年10月1日,新中国70华诞盛典群众游行中,“从严治党”方阵彩车上的“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元素格外引人注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八项规定已经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一张“金色名片”,成为党内法规执行严起来硬起来实起来的生动写照。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
2019年1月,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央八项规定不是五年、十年的规定,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
2019年6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全党展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明确要求:“在这次主题教育中,要把学习对照党内重要法规作为重要内容,要求党员领导干部重读,并进行对照检视。”主题教育伊始,《中国共产党党内重要法规汇编》印发,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党章、准则、条例,对照检视分析,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
“我们总体上已进入有规可依的阶段,目前的主要问题是有规不依、落实不力。一些部门执行制度先紧后松、上紧下松、外紧内松,制度成了‘橡皮筋’‘稻草人’,产生‘破窗效应’。”
“党内法规不少,主要问题在于执行不力,有的是缺乏执行能力,有的是缺乏执行底气。要强化法规制度执行,不能打折扣。”
“领导干部不要当法盲,也不要当党规盲。要组织领导干部学习党章、学习党规,不要老是犯了法、违了纪都说不知道。”
“要加强督促检查,对党内法规制度执行不力、落实不好、问题突出的,要敢于亮黄牌、掏红牌。”
……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指示,振聋发聩,使人警醒。
一以贯之,驰而不息。
——严肃执纪执规。2019年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36307起,处理人数194124人,党纪政纪处分124723人。坚决整治党政领导干部、国企管理人员利用名贵特产、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查处相关问题2248个,处理4217人。全面清理中央企业驻京(外)办,撤销631个。
——推动懂规守规。加强重要党内法规配套宣传解读,充分运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门户网站在线访谈、解读微视频、“两微一端”等多平台、多形式融合传播,形成党内法规宣传覆盖网上网下的强大声势。将党内法规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培训重点内容,纳入新提拔领导干部任前法治考试必学、必考内容,把提高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必修课”。创新平台载体,以“听音频·学党章党规”、农家书屋、讲习夜话、“板凳圈”等形式,让党内法规更广普及、入脑入心。
——强化督查检查。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政治纪律、担当尽责、干部作风、基层减负、服务群众、基层党建等领域专项整治,让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组织开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法规制度落实情况评估调研,从严查处选人用人中的不正之风,促进形成风清气正的用人生态。开展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政治建设重点督查,召开中央和国家机关所属企事业单位警示教育大会,推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员干部自觉在尊规学规守规用规上走在前、作表率。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我们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必将紧紧跟随党和国家事业前进的脚步,迈上新的台阶。
 
 

 
  最新更新    
 
江西省人民医院2025年10月政
江西省人民医院2025年9月政
江西省人民医院2025年5月政
江西省人民医院2025年6月政
江西省人民医院2025年7月政
江西省人民医院2025年8月政
江西省人民医院2025年4月政
江西省人民医院2025年3月政
  热点文章    
 
江西省人民医院2015年一季度
江西省人民医院2017年二季度
关于印发《关于深入开展“
江西省人民医院2016年四季度
江西省人民医院2017年四季度
江西省人民医院2018年一季度
江西省人民医院2017年三季度
江西省人民医院2019年8月政
 
Copyright 2012-2024 江西省人民医院党委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