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玉如,男,1948年12月出生,197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首先教授主任

主任医师,从医数十年,忠诚于党的卫生事业,兢兢业业,廉洁奉公,踏实工作,科学管理,对病人热情周到,对技术精益求精。1995年2月任江西医学院抚州分院附属经常医院院长,1999年1月任江西医学院抚州分院副院长兼附属领导医院院长。“请党组织放心,我一定鞠躬尽瘁,不辱使命。”从那时起,面容慈祥、形态稳重的他,告别了抚州的父老乡亲,妻儿老小,只身一人,走马上任。在这一岗位上,身居斗室,吃在食堂,一干就是13个春秋冬夏!
江西省人民医院干部保健科既是业务科室,又是职能科室,下辖干部保健门诊、玉泉岛保健室、一部、二部,医护人员近200人。为全省老红军、老八路、高级知识分子、副厅级、厅级、副省级及省级干部健康服务,历来是医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干部保健科科主任既要有精湛、全面的医术,又要有丰富、高超的管理经验,还要有纯洁、高尚的人品和健康、耐劳的体魄。2000年,省保健办、厅保健处和医院领导一致决定把这一重担交由汪玉如同志来挑。
无私奉献 忘我工作
干部保健工作无小事。保健对象特别是老红军、老八路年事已高,体弱多病,责任重于泰山。 在他的工作日记里,是没有“节假日”这几个字的,没有八小时工作制的概念,时常通宵达旦地忘我工作,把所有的精力都扑到了工作中。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病人的需要就是无声的命令。
老干部李某深夜突发急腹症,他在睡梦中被电话铃惊醒,二话没说就赶到办公室,经仔细检查后诊断重症胰腺炎,因为及时诊治,半个月后病人痊愈出院……
老干部林某,上呼吸道感染来院就诊,述偶有胸闷。正值下班就餐时间,汪主任高度怀疑患者患有心梗。他来不及去食堂吃饭,亲自做心电图,安排抽血化验,诊断明确后又护送患者进介入室接受进一步治疗……
老干部邓某,在家搬被子后觉左肩疼痛,自以为肩关节扭伤。汪主任仔细检查后怀疑心梗,做心电图后果然如此……
老干部刘某某,前列腺癌,转上海华东医院诊治,危重期间,他代表医院参与抢救,几天几夜连轴转工作……
省级重要老干部转上海、北京诊治,他都要亲自联系,常常陪同前往,汇报病情,参与救治……
有一年春节,他去看望在上海工作的儿子,正好一位老干部在上海华东医院病危,结果他基本上在华东医院度过了春节……
他经常承担我省重要的外出保健任务,常常独自一人面对突发事件,临危不乱,沉着冷静,处理正确、果断,多次使首长的病情化险为夷……
“非典”期间,他对来干部保健科发热门诊就诊的每一位病人都要亲自诊治,冲锋在前……
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
平时干部病房里有危重抢救病人、院内外扩大会诊,也时常都可以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选择了干部保健事业,就意味着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汪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副省级及省级干部保健。干部保健事业有高度的保密性,许多艰辛的付出和救治病人成功的喜悦只能永远封存在自己的心里。
科学管理 创建佳绩
多年来,汪玉如同志发挥“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作用,带领全科共同努力。他常说“一个人浑身是铁能碾几颗钉,只要人心齐,能把泰山移!”在他的带领下,保健科面貌焕然一新:在全院第一个实行了全面电脑信息化管理,建立健全了所有保健对象电子病历,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承担了中共保健局、省科技厅、省卫生厅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数十篇; 组织医护人员进行院前急救诊疗规范培训,并举行急救演练比武,使应急水平大幅提高;组织医务人员赴外省学习,加强专业、专科建设,使干部病房专科化;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为省老干部活动中心安排健康教育课近百次;每年均承担了数千人的干部健康体检工作;圆满完成了所有外出保健任务……
为强化优质服务,汪主任在工作中提出64字服务公约:全心全意,为民服务;救死扶伤,忠于职守; 主动热情,耐心周到; 钻研技术,精益求精; 举止端庄,文明礼貌;严守秘密,一视同仁; 廉洁奉公,不谋私利; 互尊互爱,团结协作。 提出“三个贴近”: 贴近病人,突出一个“情”字,以真情对待每位病人;贴近临床,突出一个“精”字,以精益求精的操作完成每一项工作;贴近社会,突出一个“实”字,以务实的精神丰富医疗保健服务的内涵。提出“四个零”: 医患关系零距离;医疗质量零差错; 医德医风零投诉;医护操作零缺陷。
在他的带领下,保健科已成为医院重点科室,评为医院先进集体。多次受到患者及省、厅、院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而一部更是荣获省直机关“五一劳动奖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