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登峰,男,1971年2月13日生,中共党员,主任医师。2003年获同济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博士学位。2006年聘为南昌大学医学院硕士生导师;同年到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中心学习。2011年到德国柏林夏瑞蒂医院神经外科学习。现任江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学科带头人,兼任江西省神经外科学会委员、江西省生物医学工程会临床生物材料和组织工程专业委员会常委、江西省神经科学学会理事、江西省直机关青年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神经外科是研究人体神经系统并探索新的诊断、治疗、预防技术的一门高、精、尖学科。大多数人都认为脑袋患了疾病,基本上就是等于被判了死刑。但在他手上救回的生命千千万,他就是江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万登峰。他勤奋钻研,奋勇拼搏,紧跟学科前沿,不断的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理念,提高自身及科室的整体水平,解决大部分疑难重症病人的诊断和手术治疗,对神经外科常见病如脑血管病、颅内肿瘤和椎管内肿瘤、颅脑损伤等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每年主刀完成颅内手术约250余例以上,尤其擅长于颅内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他积极参加万名医生下乡活动,定点在吉安县人民医院等基层医院进行帮带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基层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水平,解决了基层转运病人难等问题。
关爱生命 尊重患者
万登峰教授一直坚持每次查房都是稳稳地站在病床前,和颜悦色,低声细语,耐心地解答病人每一个问题,认真地记下病人每一个细小变化;冬天为病人查体时,他总是先搓热双手、焐热听诊器、尽量减少暴露病人的身体。遇到女性病人,他都要求一名女医生或女护士在场,体现对患者的尊重。他常对年轻医生讲,查房时一定要站稳,眼睛看着患者讲话,这既是一种尊重,也是给患者一种踏实感。每次手术后,他都不急着换下手术服,而是和护士一起把病人抬上车,送回病房。病人醒来时,他总是认真查看术后情况,询问病人感觉,交代注意事项。万登峰教授用自己行动默默说话,感染着每一个人。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廉洁自律、默默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篇章。
医者之心,仁心仁术
有一次,一位来省人民医院就诊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习某,由于病情较重,需急诊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为了得到“更快”和“更好”的手术,患者家属跑到万主任办公室硬塞了一个“大红包”给他,并说:“主任,这钱你不收,我们心不安啊,收下吧!”为了让家属焦急的心情平静下来,万主任先将钱收下,并安慰患者家属说:“放心吧,别紧张,你们是患者的支柱啊,你们要是慌张的话,他要更紧张的,不利于手术。去陪陪病人,没事的,我们会尽最大努力的,把风险降到最低。”手术很顺利,术后,他便悄悄地将“大红包”交到了患者的住院费里,这让患者家属十分感动,逢人便夸,“万大夫医术高明啊,病人快死了都被救回来了。万大夫人更好,全心全意为病人呢!”此类事情数不胜数。
努力做到看病不难、看病不贵
万登峰主任总是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切实解决了病人的“看病难、看病贵”,深得广大患者、家属和同事们的好评。2011年3月,一位多发颅内动脉瘤的患者,手术治疗了一侧破裂动脉瘤,另侧未破裂动脉瘤需后期手术。患者出院回家的当天晚上,未破裂动脉瘤出血再次入院,万主任亲自陪病人做检查,并立即联系手术室安排动脉瘤夹闭术,手术持续十多个小时才完成。虽然很疲惫,下手术台后,万主任还是去病房查看病人确定病情稳定后才去休息。2012年10月,一位来自吉安地区的患者家属,慕名前来找万主任:“万主任,听说您是神经外科专业的权威,我们特地从吉安赶来的,我父亲诊断颅底肿瘤有一阵子了,一方面在打听好的医院和好的医生;另一方面知道要花很多钱,家里只是种地,一年攒不到几个钱,这次等到家里卖了茶油才来看病的。”说完后,该患者羞涩的从随身的包里掏出几叠扎的整整齐齐的票子,有一百的,也有五十的,甚至还有一块的。该患者一脸期待地说:“主任,这些年攒的钱我都带来了,大概有八千多,您看够不够?要是不够,那等明年把庄稼卖了再过来治病。”万主任了解病情后,得知该患者的病不能拖,因有随时危及生命的风险。当即,收下了病人,并告知患者手术的钱够用了,随后安排了手术,手术顺利完成。其实患者带的钱根本不够负担住院费用。万主任打电话到医务科将患者病情说明,给予了适当减免,剩下费用是科里医护人员捐款所得。患者事后得知特别感动,“真的是好医生啊!”给万主任送了锦旗,并表示以后一定将钱还上。
万登峰主任用自己默默的行动,感染着全科每一个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廉洁自律、默默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篇章,尤其是在职业道德方面为广大医务工作者作出了表率,树立了良好的白衣天使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