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时空的回信》把革命先辈离家盼归与报效祖国的双重心情通过时空的声音再次展现在我们面前,现场大家无不感同身受。
《跨越时空的回信》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空战英雄陈怀民烈士,苍天一撞与一架敌机同归于尽的画面至今仍在我的耳边回荡。他有优裕的家庭生活,有父母、有非常相爱的女友,可为了民族大义,可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了国家的繁荣,英勇奋斗,1938年4月29日,在武汉上空,不到22岁的中国空军少尉陈怀民,英勇善战,最后驾驶受伤的战机冲向日机,与敌机同归于尽,英雄陨落苍穹。他那惊天地、泣鬼神的一撞,震惊武汉,震惊全国,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书写了爱国主义最为壮丽的诗篇。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我们的民族英雄,现在的武汉市区的陈怀民路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黎明前的黑暗时刻,他们的年轻恰逢战火纷飞,他们燃烧自己的生命,不但朴实而且勇敢,只为把光明的希望带给更多人,却更彰显出青年的担当和无畏。
《跨越时空的回信》不仅是致敬、缅怀英烈,更是通过一封封感情真挚的回信,寻找和传承着一个又一个“共和国的基因”。“少小离家老大回”、“明月何时照我还”......关于离家,古代文人墨客留下诸多感人诗句;关于报国,更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振奋人心的诗句,革命先烈们为了家国情怀,为了理想、抛家舍业,愿解大众痛苦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何等的高尚。
在那一封封的信件里,我们听到的是年轻的他们流淌的情感,让我们动容,更让我们坚信:鲜活生命的离去,留下的是永不消逝的革命精神,彼时他们的选择,成就了此时我们的幸福生活!一封回信,跨越时空,传承信仰,铭记感动。
我们见证了中国百年之巨变,我们将带着他们的信仰,追寻着他们的足迹,也将继续怀着这份信仰,守护着国家的未来。我们永远不变的应该是对理想的坚持、对信仰的传承。
通过影片我更加了解到这段悲壮而可歌可泣的历史,作为一名中国人,建设祖国,无疑是责无旁贷。革命先烈就是这样抛头颅,洒热血,用汗水和鲜血换来的新中国。让我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